“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是什么意思?

2025-04-05 20:16: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如果一个人德行很差但地位很高,智慧很少却谋虑很大,力量很小却担负很重的任务,那就很少能办成事情了。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扩展资料:

《系辞》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周易》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

《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系辞



回答2:

意思是:一个人德行浅薄却占据高位,智慧有限却要自作聪明地谋划大事, 能力有限却要不自量力地承担重任,这三种情况很少有不达到灾祸的。

出自于《周易·系辞·下》

原文: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释义:

孔子说:“一个人德行浅薄却占据高位,智慧有限却要自作聪明地谋划大事, 能力有限却要不自量力地承担重任,这三种情况很少有不达到灾祸的。

《易经》鼎卦九四爻辞上说:‘鼎足折断,倾覆了公爵的美食,象征着倾覆家园,身遭刑辱,四非常凶害的。’这是说才力不足以胜任的危险!

扩展资料:

这是孔子对德薄、智小、力小者的忠告,更是对执政者选贤任能的警告。东汉的经学大师王符在《潜夫·贵忠》中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并加以引申——“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用以说明选拔任用官员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同样对自身的修为也是一样的。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南怀瑾先生说,这是人生三个不能犯的错误。其间大智慧、大哲理深邃,言辞明了,想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难,其根本原因在于不自知。

“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德薄而位尊,害己事小,误人事大。德薄者中,自私者多,位越尊权越大,则危害更大。



回答3:

意思是:德性浅薄而身居尊位,才知狭小而图谋大事,力量很小,却担当天下的重任,很少有不及于灾祸的。

1、鲜【xiān 、 xiǎn】

基本释义:

(1)非常少,很不多。

(2)缺少;不足。

(3)新鲜。

(4)鲜明,明洁,洁净。

2、任【 rèn   、 rén】

基本释义:

(1)使用;委派:任人唯贤。任命。

(2)担当或承受:任劳任怨。

(3)职务;责任:到任。担负重任。

扩展资料: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出自于周易·系辞·下》中的句子。

原文: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白话译文:孔子说:“德性浅薄而身居尊位,才知狭小而图谋大事,力量很小,却担当天下的重任,很少有不及于灾祸的。《易经》鼎卦九四爻辞上说:‘鼎足折断,倾覆了公爵的美食,象征着倾覆家园,身遭刑辱,四非常凶害的。’这是说才力不足以胜任的危险啊!”

回答4:

【解释】:

品德行为低下却地位尊崇,智商低下却谋划做大事,力量微弱却负担重任,这样很少有不招致祸端的

【出处】:

《易·系辞传》——“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注释】:

德薄:意思是德行浅薄

位尊:官位显赫

任重:担负重大的责任

鲜:很少


扩展资料:

【翻译】“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如果犯了这三大戒,“鲜不及矣”,一定倒大楣,很少有例外的。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我能不能挑动这副担子,负不负得起这个责任,自己先要称量一下自己。

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力而任重,鲜不及矣。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对于不能胜任之事,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是可能酿成大祸的。

这是孔子对德薄、智小、力小者的忠告,更是对执政者选贤任能的警告。东汉的经学大师王符在《潜夫·贵忠》中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并加以引申——“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用以说明选拔任用官员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同样对自身的修为也是一样的。

回答5: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德行浅薄而地位尊贵,智能低下而谋划远大,力量微弱而身负重任,这样的人几乎都会遭受祸害。

1.该句典出自《周易·系辞下》中。德薄:德行浅薄。这句话的意思可解释为:德行浅薄却地位尊崇,智商低下却图谋大事,力量微弱却负担重任,这样很少有不招致祸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