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后代史学家如何美化欧阳修,给欧阳修找各种借口说他这么做是为了朝廷,或者是北宋“重文抑武”风气的影响,在现在看来这就是一场政治斗争罢了。
狄青此人可以说是北宋一朝的传奇人物。他本来流落京城,后来投笔从戎,因为作战勇猛他成为皇帝的侍卫。后来西夏叛乱,宋仁宗选择自己身边的一些禁军前往前线,狄青也在其中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狄青在延州呆了四年,这四年之中,无论大小战役,狄青永远冲在前面,并且他又擅长作战,且十分勇猛甚至有点不要命,所以每次西夏军队看到他都丢盔弃甲。狄青渐渐也有了名气,从一个小小的指使升为团练使、节度使、枢密副使。后来平定南方叛乱升迁至枢密使,也就是北宋的军队总司令,这一下子可出问题了。
因为北宋重文抑武的风气十分严重,历任枢密使都是文官,武将做到枢密使狄青是第一人。所以欧阳修以及当朝宰相文彦博等人就上书要将狄青外放,不能让他在京中任司令员。其实北宋文官集团这种做法的确是受到当时文官执政风气影响,但是只不过是一个人,真的具有这么大能量吗?
我们只能猜测要么就是狄青在任内做出了什么越权的事让文官们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要不然就是他没有团结好自己的同僚们。在朝堂上并不像战场上那样简单纯粹,这才招致群起而攻之,若不然宋代那么多武将,怎么单单就针对狄青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