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双命名法?

2025-04-09 07:56: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根据双名法规定,每种植物的拉丁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前面的词是该种所在的属名,开头字母大写;后面的词是专门说明这个种的种加词,开头字母小写。由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植物名又称为学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如夹竹桃的拉丁名Nerium indcus,由属名Nerium(夹竹桃属)和种加词indicus(印度的)组成。 种加词通常是一个形容词,用来修饰一个物种的独特的、但并非必然唯一的特征植物,或指出了该属、种的产地(之一),或反映出该属、种发现者的姓氏等等。例如,桂花的拉丁名是Osmanthus fragrans,属名和种加词分别表明"花有香味"和"芳香的"之含意,将桂花芳香馥郁的特征充分显示了出来。又如石竹的拉丁名Dianthus chinensis,属名表示"花美丽而清雅",种加词指出石竹产于中国。再如珙桐的拉丁名Davidia involucrata,属名出自曾在我国采集大量植物标本的法国人大卫(David)的姓氏,种加词是"总苞片"的意思。珙桐是大卫首先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因其花序基部有两片白色总苞片,如舒展着双翅的白鸽,异常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