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劝说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025-04-10 12:36:1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来做文章。接着连用五个\“不可谓”,深入揭露对方“义不杀少而杀众”的矛盾和\“义”的虚伪性,层层推进,句句在理,咄咄逼人之势跃然纸上,使公输盘最终不能不服。

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很富于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回答2: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所谓\“兼爱”,就是\“兼而爱之”;所谓\“非攻”,就是\“反对进攻”。故而当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时,便毅然行走了十天到达楚都郢城,见公输盘,以理服人,从智、仁、忠、强、知类五个方面说服鲁班,其口才令人折服,然后他去见楚惠王,以比喻、对比的手法劝说,言辞恳切,又不至于激怒惠王,随后软罢又开始变强,与公输盘九比攻城之法,最后又说即使鲁班让惠王杀了他,他还有他的弟子,还有很多人是斩不尽,杀不完的,故而惠王是白忙活一场,至此,我们明白了故事结局:楚王输,墨子赢。可以说,墨子真的是一个大智者,孔明先生曾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孙子也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墨子正是将这些挥发的淋漓尽致。毕竟,能不战就不战,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而占下一座城池或阻止战争的爆发,才是真正将兵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啊!想当初孔明先生不就是独闯马超军营,仅凭一张嘴就说服马超来降了吗?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想康熙年间周培公不也是独闯王辅臣军营,仅凭其杰出的口才说死了汪士荣,令王辅臣投降了么?嘿嘿,这些都是人间的智者,墨子同他们一样,也是拥有大智慧的人。我是衷心褒奖墨子的,我认为墨子是有大智慧的人,墨子的劝说艺术也是值得当今社会借鉴的。墨家学说为何传承千年而不灭,至今被奉为经典?我看其缘故就是在此吧!

回答3:

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理论,类比推理
一、情节紧凑,环环相扣。
二、一波三折,悬念迭生。
三、用对话塑造人物,推动情节。
四、善于剪裁,详略得当。
五、机智善辩,说理巧妙。
六、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气势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他也是位大爱无言的圣贤,因为他是整个中国两千年文明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24] 后人尊称墨子为“科圣”。
墨子对自己的评价:“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圣王之道”。
墨子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间曾经产生了广泛影响,一度与儒家学说并驾齐驱。但在儒者看来,墨家学说却是邪说流布。《荀子·成相》曰:“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不过诸子对墨家的批评却不是针对墨子的尊天、明鬼。有论者据此认为,尊天、明鬼只是墨子及墨家学派的宣传其思想形式,这说明天志、明鬼不是墨子的真实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