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大量储存红薯

怎样大量储存红薯
2025-04-06 13:30:3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选择质量好的红薯。红薯要经筛选,去除带有病斑、刀伤、虫伤以及“胀水土”的红薯,因为这些红薯带有病菌,很容易造成烂薯。   
不宜与土豆放在一起。否则,它们俩位犯忌,不是红薯僵心、就是土豆发芽不能食用。所以,土豆和红薯不能存放在一起。   
买回后保持干燥,不宜放在塑料袋中。 红薯亦称“甘薯”\“山芋”\“番薯”\“红苕”\“白薯”\“地瓜”,旋花科。我国南方能开花结实,喜温暖多光,耐旱\耐碱\畏霜,原产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淀粉含量高,嫩叶可做蔬菜食拥,可作粮食,亦为制酒和淀粉原料。

红薯的保存方法较易,一般将无伤残\霉烂的块茎堆放于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僻处即可,经水解过程的红薯更香甜耐吃,乙醇气体对它催熟效果明显,所以酒后禁绝到存放处滞留,以防红薯被催熟而迅速腐烂,保存于专用地窖更好,可存至第二年的新红薯季。 红薯因含有粗纤维,还有润肠通便排毒的作用,经常食用养颜美肤,好处多多 甘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含热量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现在甘薯作为保健佳品得到广泛承认,近些年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在甘薯稳产、高产栽培过程中,安全贮藏是丰产、保产的重要环节。 一、贮藏期的生理特点 甘薯以块根为收获物,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 甘薯在贮藏期间仍有旺盛的呼吸,呼吸强度比谷类种子大十几倍到几十倍,甘薯在o2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吸入o2较多,放出的co2和热量也多,当o2不足时,甘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o2和少量热量。酒精对薯块有毒害作用,易引起烂窖。
二、安全贮藏对环境的要求 l.温度:甘薯贮藏的最适温度是l0℃-l4℃,在此范围内,呼吸相差不大。当温度上升到20℃时,呼吸增强,消耗养料多,引起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软腐病的发生。低于9℃易受冷害,使薯块内部变褐色发黑,发生硬心、煮不烂,后期易腐烂。 2.湿度:甘薯贮藏的最适湿度为80%-95%。当窖内相对湿度低于80%时,引起甘薯失水萎蔫,食用品质下降;当相对湿度大于95%时,呼吸虽然降低,但微生物活动旺盛,易受病害。 3.空气成分:据测定,当空气中02和co2分别为15%和5%时,能抑制呼吸,降低有机养料消耗,增加甘薯贮贼时间。当o2不足5%时,甘薯进行无氧呼吸而发生腐烂。
三、贮藏前的准备 甘薯收获期的早晚与安全贮藏有密切关系。甘薯是营养体,具有无限生长特性,过早收获产量低,过晚收获易受冷害不耐贮藏。在气温18℃时开始收获,气温l0℃以上收完最佳。收获时要轻挖、轻运、轻放。剔除带病的、虫咬的、破损的、水淹的薯块,在甘薯贮藏地晾晒3-4d后入窖。 如用旧窖,入窖前要打扫清洁,发过病的旧窖要用硫磺封闭熏蒸消毒,或将窖壁土剥去2cm。窖内装放甘薯一般以占窖空间2/3为宜。
四、贮藏方式 l.棚窖贮藏法:在户外挖窖,深2m,宽1.5m,长度随贮量而定。窖顶每隔80cm放木柱1根,铺20cm厚的玉米秸、稻草或麦秸。上覆土0.5m左右,南边留出口。 2.井窖贮藏法:北方寒冷地区,可用此法。挖井深3-5m,上井口直径lm左右,下口直径1.5m,在井底部两边挖贮藏洞,井底需垫黄沙。
五、管理措施 应掌握前期通气降温,中期保温防寒,后期平稳窖温三个原则。 贮藏初期:甘薯在入窖后20d内,温度高,湿度大,常发生"发汗"现象,使堆表薯块造成湿害,可在薯堆上覆盖一层干草。另注意不要过早封窖口。 贮藏中期:甘薯入窖后20d到第2年2月初为中期,此时气温低,易受冷害,要封闭窖口。另外,薯堆上盖草也能防止冷害。 贮藏后期:甘薯经长期贮藏后生理机能衰退,此时气温回升,应及时打开窖口通风换气,降低窖内温湿度。 在贮藏期间要注意两点,一是勤检查,发现烂薯及时剔除;二是下窖前一定要用灯试验,如火不灭,才能进窖。

回答2:

大量储藏红薯的方法
一、红薯贮藏中易发生的问题
红薯在贮藏期间易发生冷害、发芽和腐烂。红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适温10~14℃,相对湿度80%左右。低于10℃易发生冷害,表皮出现凹陷斑块,导致腐烂。红薯无生理休眠期,贮藏期间温度较高(15~20℃以上),湿度高(85%以上),通风不好,会随时发芽。发芽消耗内部营养,不能食用。红薯表皮薄,收获时易受破伤,受伤的薯块,易受病菌侵染,贮藏时破伤染菌的薯块,遇高温多湿,极易变质腐烂。15~25℃时易发生软腐病,23~27℃时易发生黑斑病。
二、红薯贮藏技术要点
1.贮房消毒。用来贮藏的薯窖,应清扫干净,认真消毒,通常是用硫磺熏蒸消毒,按5克/平方米~15克/平方米多点燃烧,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充分通风。
2.适时收获。红薯易遭受冷害,须适时收获。适时收获的气温应是12~15℃,不能低于10℃,收获当天稍经晾晒就要装筐(箱)包装好入贮,不能在外过夜,以防夜间低温遭受冷害或淋雨,易造成红薯腐烂。
3.精选薯块。用来长贮的红薯,要严格选择,要把破伤、霜冻、水泡、病虫危害的薯块剔除去,选择大小适中、无伤、无病的优良薯块进行贮藏。为防止染病,可用1%的70%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薯块3分钟,捞出晾干后入贮。
4.愈伤处理。具体做法是:采收后立即在温度为30~35℃、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处理4~6天,失水率2%~6%,这样可使红薯被破坏的表面保护结构得以恢复。愈伤应在贮藏室或窖内进行,愈伤一旦完成即应改为正常贮藏的温、湿度条件,以后不再搬动,防止造成新的创伤。
5.加强管理。红薯贮藏期间要加强管理。入贮初期,若库温高,湿度大,易使薯块发芽或染病。所以应开机通风,降温排湿。贮藏中期,外温很低,红薯易遭受冷害,此期应适当保温(保持12℃以上温度),避免受低温危害。如果使用窖藏红薯,应注意贮藏后期,外部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回升,红薯呼吸作用增强,此时,窖内应加强通风,防止因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累积造成“闷窖”烂薯。
6.注意方法。红薯入窖容量不可超过2/3,留出空间,以利通风排湿,防止“闷窖”。贮期温度以10℃~14℃为宜,加强通风排湿,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冻、防闷、防烂。贮藏中如发现病薯应立即拣出,防止蔓延。

回答3:

红薯亦称“甘薯”\“山芋”\“番薯”\“红苕”\“白薯”\“地瓜”,旋花科。我国南方能开花结实,喜温暖多光,耐旱\耐碱\畏霜,原产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淀粉含量高,嫩叶可做蔬菜食拥,可作粮食,亦为制酒和淀粉原料。

1.   选择质量好的红薯。红薯要经筛选,去除带有病斑、刀伤、虫伤以及“胀水土”的红薯,因为这些红薯带有病菌,很容易造成烂薯。不宜与土豆放在一起。否则,它们俩位犯忌,不是红薯僵心、就是土豆发芽不能食用。所以,土豆和红薯不能存放在一起。买回后保持干燥,不宜放在塑料袋中。     

2.   红薯的保存方法较易,一般将无伤残\霉烂的块茎堆放于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僻处即可,经水解过程的红薯更香甜耐吃,乙醇气体对它催熟效果明显,所以酒后禁绝到存放处滞留,以防红薯被催熟而迅速腐烂,保存于专用地窖更好,可存至第二年的新红薯季。  红薯因含有粗纤维,还有润肠通便排毒的作用,经常食用养颜美肤,好处多多  甘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含热量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现在甘薯作为保健佳品得到广泛承认,近些年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在甘薯稳产、高产栽培过程中,安全贮藏是丰产、保产的重要环节。    

3.贮藏期的生理特点       甘薯以块根为收获物,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      甘薯在贮藏期间仍有旺盛的呼吸,呼吸强度比谷类种子大十几倍到几十倍,甘薯在o2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吸入o2较多,放出的co2和热量也多,当o2不足时,甘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o2和少量热量。酒精对薯块有毒害作用,易引起烂窖。


4.  安全贮藏对环境的要求      l.温度:甘薯贮藏的最适温度是l0℃-l4℃,在此范围内,呼吸相差不大。当温度上升到20℃时,呼吸增强,消耗养料多,引起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软腐病的发生。低于9℃易受冷害,使薯块内部变褐色发黑,发生硬心、煮不烂,后期易腐烂。      2.湿度:甘薯贮藏的最适湿度为80%-95%。当窖内相对湿度低于80%时,引起甘薯失水萎蔫,食用品质下降;当相对湿度大于95%时,呼吸虽然降低,但微生物活动旺盛,易受病害。      3.空气成分:据测定,当空气中02和co2分别为15%和5%时,能抑制呼吸,降低有机养料消耗,增加甘薯贮贼时间。当o2不足5%时,甘薯进行无氧呼吸而发生腐烂。


5.  贮藏前的准备      甘薯收获期的早晚与安全贮藏有密切关系。甘薯是营养体,具有无限生长特性,过早收获产量低,过晚收获易受冷害不耐贮藏。在气温18℃时开始收获,气温l0℃以上收完最佳。收获时要轻挖、轻运、轻放。剔除带病的、虫咬的、破损的、水淹的薯块,在甘薯贮藏地晾晒3-4d后入窖。      如用旧窖,入窖前要打扫清洁,发过病的旧窖要用硫磺封闭熏蒸消毒,或将窖壁土剥去2cm。窖内装放甘薯一般以占窖空间2/3为宜。
四、贮藏方式      l.棚窖贮藏法:在户外挖窖,深2m,宽1.5m,长度随贮量而定。窖顶每隔80cm放木柱1根,铺20cm厚的玉米秸、稻草或麦秸。上覆土0.5m左右,南边留出口。2.井窖贮藏法:北方寒冷地区,可用此法。挖井深3-5m,上井口直径lm左右,下口直径1.5m,在井底部两边挖贮藏洞,井底需垫黄沙。 


6.  管理措施      应掌握前期通气降温,中期保温防寒,后期平稳窖温三个原则。      贮藏初期:甘薯在入窖后20d内,温度高,湿度大,常发生"发汗"现象,使堆表薯块造成湿害,可在薯堆上覆盖一层干草。另注意不要过早封窖口。      贮藏中期:甘薯入窖后20d到第2年2月初为中期,此时气温低,易受冷害,要封闭窖口。另外,薯堆上盖草也能防止冷害。      贮藏后期:甘薯经长期贮藏后生理机能衰退,此时气温回升,应及时打开窖口通风换气,降低窖内温湿度。      在贮藏期间要注意两点,一是勤检查,发现烂薯及时剔除;二是下窖前一定要用灯试验,如火不灭,才能进窖。

回答4:

红薯吃不完用这个方法储存,可以放很久也不会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