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在明朝有倭寇而清朝没有

2025-04-05 10:34: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十四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所以倭寇并不是政府组织的军队而是一些强盗似的走私集团。而清朝时期的日本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没有人组织和支持这样的活动。是以政府军队的名义进行强盗行为,这也就再是“寇”而是入侵。

扩展资料:

在倭寇的构成方面,日本田中健夫最早提出前期倭寇的主体来自对马、壹岐和松浦半岛,中村孝荣则认为主要来自对马、壹岐和博多三地,后来高桥公明认为倭寇中还有不少济州岛人,田中健夫随后也认为倭寇主体是高丽人(主要是高丽贱民阶层和漂泊民)与倭人的联合体,而藤田明良和檀上宽还提出元明之际的倭寇还包括方国珍残余势力。

多数学者认为来自日本对马、壹岐和九州沿海地区。嘉靖时代关于“倭寇”的官方说法-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国人占十分之七,倭人占主导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倭寇

回答2:

日本南北朝时期
明朝建国是在1368年,而日本自1336年起内部开始分裂,出现了南朝和北朝,北朝以京都为政治中心,,南朝以吉野为政治中心,同时出现了两个天皇。这种南北对峙现象一直持续到了1392年,南朝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就投降了北朝。
日本的天皇在明治维新以前是没有实权的,真正掌握着实权的是将军,当时的将军叫征夷大将军,设幕府来管理事务,和中国某些朝代一样,日本当时也有很多的诸侯叫地方封建领主,势力都很强大,有很多的地方割据势力幕府不能掌握,这些地方的封建领主有大量的庄田以及军事力量,他们不完全服从幕府的命令,不向中央交税,这样一来幕府的财政就很困难。
封建领主占有大量的土地,下面大量的武士却得不到土地,生活困难,于是他们就到海上去抢劫,从沿海一直到明朝的海疆,慢慢的就成为了倭寇。
日本的内战年代
由于经济困难,手里没钱的幕府提出了和明朝通商。明朝政府是欢迎和日本通商的,但是明朝政府不了解当时的日本国内的政治情况,作为政治条件提出了让幕府在国内镇压这批倭寇,于是幕府和当地的封建领主便出现了矛盾,日本从此便陷入了100多年的内战,大概是从1467-1573年,此时的日本处于“战国时代”,在明朝后期,倭寇的侵略就更加的严重了。

回答3: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
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所以倭寇并不是政府组织的军队而是一些强盗似的走私集团。而清朝时期的日本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没有人组织和支持这样的活动。是以政府军队的名义进行强盗行为,这也就再是“寇”而是入侵。

回答4:

改名叫了日本鬼子

回答5:

中国闭关锁国,而且日本也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