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接种疫苗后鸡群还会发病?

2025-04-07 05:34: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接种疫苗后没有起到对鸡群的保护作用,造成免疫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疫苗稀释不当

①使用稀释液不当

稀释疫苗时未加疫苗保护剂,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稀释,或在稀释液中直接加入全脂奶粉。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等亲脂性病毒主要存在于表面的脂肪层中,致使先饮水的鸡摄入超量病毒,后饮水的鸡病毒剂量不够,严重影响免疫的一致性。

②稀释浓度不当

有些人为了补偿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损耗,随意加大稀释液的用量;有时操作后期发现已稀释的疫苗不够用,随意加水增量;也有人为了降低防疫成本而任意减少免疫剂量,致使疫苗剂量不足,降低对抗原的应答功能,不能产生良好的抗体水平。

疫苗浓度过高的情况也偶有发生;有人认为增加剂量可以提高免疫水平,因而盲目超量应用,引起免疫麻痹,影响免疫效果。

③疫苗稀释后,接种间隔时间太长

接种前将疫苗一次稀释完,置于常温下连续使用,这样越往后用的疫苗效价越低,尤其在稀释液质量不好或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效果更差。

(2)接种方法不当

①滴眼、滴鼻操作不到位:为赶速度,有时疫苗尚未滴入眼内、鼻内,就把鸡放回;地面平养时接种过程分隔困难,未接种的鸡大批窜入已接种的鸡群,造成漏免。

②注射过程控制不准:针头刺到皮肤之外,疫苗流到体外;或针头太粗,拔出后药液倒流出来;或针刺太深,药液注入胸腔或腹腔;或注射器定量控制失灵,使注射量不足。对有些疫苗,在注苗抽取时要频频摇动,否则极易造成先注射的鸡只疫苗含量过大,而后注射的鸡只剂量不足或仅注入稀释液。

③饮水免疫时饮水器不足,分布不均匀,免疫前限水过度或限水不足,使有的鸡喝到疫苗少,有的鸡喝的多,影响免疫效果。

④喷雾免疫时雾滴过大过低,鸡吸收不足;或雾滴过小,在气温高或风速过大时散发,雾滴难于进入鸡呼吸道。

⑤滴管、注射器、喷雾器、稀释用的容器和饮水器等清洗不干净,含有残留消毒药物,或使用金属器皿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3)不讲科学盲目行事

①每一种疫苗均有最佳接种途径。有些人为图省事,随便改变免疫途径。例如把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改为饮水免疫,效果很差。这种现象在地面平养、集中接种而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尤为突出。

②有的鸡场发病频繁,所以每隔三两天就接种一次疫苗,认为免疫次数越多、效果越好,未考虑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短期内盲目重复使用疫苗。除抗原被抗体中和外,频繁的抗原刺激,使机体应答反应疲劳,形成免疫抑制,丧失对病毒的抵御功能而发病。

有的鸡场发病率低而随意减少免疫次数,这样强化免疫间隔时间太长,造成免疫断档,抗体水平低于安全滴度而发病。有时多种疫苗兼用或程序相近,受抗原排他性反应影响,发生竞争性干扰,同时加重机体的抗原反应,引起记忆应答紊乱,从而降低免疫效果。

③有的鸡场在疫苗中乱加药物,影响疫苗质量。疫苗中盲目混入药物,会使稀释液的酸碱度发生变化,破坏疫苗的生物活性,影响免疫效果。

④有人由于疏忽,在接种疫苗期间饲喂抗生素,这样对疫苗的干扰就更大。

总之,在免疫接种时,操作人员要有责任心,讲究科学,不随意行事,方可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