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不丹的风俗

2025-04-05 00:44: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不丹文化 不丹在中国西藏的南面,海拔在2000米以上,风俗习惯和西藏相似,“不丹”之意就是“在西藏的边缘”。 不丹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不丹人非常喜欢中国的龙,认为龙是四灵之一,是吉祥的动物,掌管着雷雨,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不丹在喜马拉雅山山麓,打雷的时间很多,不丹人认为雷鸣是龙在叫,具有无穷的威力。所以,不丹人称自己的国家为“龙国”,并把龙作为自己国旗的主要图案。 不丹的国旗为长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左上方的三角形为金黄色,同中国一样表示帝王之色,象征国王在领导宗教以及世俗事物方面的权力和作用。右下方的三角形为桔红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图案是一条足登四颗白珠的白龙。白龙象征国家的权利,代表“神龙之国”;四颗白珠象征威力和圣洁。 不丹的国徽用的也是龙的图案,在莲花的两旁是雌雄两条神龙,也代表着“神龙之国”的意思。 不丹宗教 不丹王国的宗教非常兴盛,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其国教。境内喇嘛寺院密布。在历史上,廷布是宗教领袖的驻地,至今仍保留了许多造型精美的寺庙建筑和城堡,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座称为扎什曲宗(“天府”之意)的建筑。这座建于公元13世纪的建筑经过两次重修后,再现了不丹历史上“宗”的修建方式,具有典型的不丹建筑风格。这座堡垒式的庭院里共有100多间房屋,不丹国王办公室、赞都(国民议会)及国家最大的寺院都设在这里,可以说是不丹全国政治、宗教的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 辛托卡城堡也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一处古建筑,它建于1627年,是不丹筑有护墙的最古城堡,这座城堡曾是不丹的社会、宗教、教育中心,现在为僧众研究佛教的文化学院。不丹的王宫在离廷布不远的德钦曲林宗,这是一座优美的皇家园林,园中池台亭榭、芳草如茵,一座三层楼宫殿掩映在柳树丛中,景致清幽。宫殿附近,还有一处神殿,相传是僧人修炼养性之处。 宗教在不丹人的生活中也占重要的地位。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一子一生为僧。在廷布街头,身着红色袈裟的喇嘛教宁玛派信徒比比皆是。其他人的服饰也别具一格。男子喜欢穿短的、橙绿色相间的花格短袍,妇女则以长达地面的黑色格子花织品缠绕身驱。每值节日,人们穿上民族服装在王宫前翩翩起舞,兴极之时,人们还拈弓搭箭,一比高低。 不丹民俗风情 衣袖兼作口袋:走在不丹首都廷布的街头,我们可以看到不丹女子身穿齐脚踝的“基拉”裙;男子都宽衣肥袖,上身穿着名为“果”的传统长袍,挽着雪白整齐的袖口,下着齐膝裙和长筒袜。据当地人说,肥大的衣袖可兼作口袋,把东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里面的东西就不会掉出来。男子的服装上既没有扣子,也没有兜,只靠一根宽腰带束紧衣服,因此形成了不丹男子“开阔的胸怀”,袖子里装不下的东西可以放在怀里。成年人将身上带的“零碎”都堆在怀里。学生上学不用背书包,所有文具和书本都揣在怀里,衣服鼓鼓囊囊的。 不丹人的服装体现了他们崇尚悠闲的生活态度。当地人说,由于长期受佛教教义的熏陶,宽厚待人、与世无争的思想早已渗入当地人的生活中。锁和钥匙在不丹几乎已无用武之地,这是因为不丹的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人们外出很少锁门。 与世无争的性格并不表明国民孱弱。不丹森林茂密,黑熊、雪豹等猛兽多,当地男子的怀中都少不了匕首。而且,上至国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个个都是射箭高手,一些不丹高级官员上班时甚至还随身佩带长剑。 经幡印成五彩:无论是山边路旁,还是房顶门前,不丹各地随处可见一片片迎风招展的五彩旗,场面蔚为大观,古朴中透出几分神秘和怪谲。当地人说,国民信奉藏传佛教,这些五彩旗其实是印着经文的经幡。以前,这种长3尺、宽1尺的经幡上都印有“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箴言和龙、虎等图案,旗子的边沿为蓝、白、红、绿、黄5种颜色,象征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土地,代表了宇宙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 据说,古代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兴盛时期,统治者对那些战功卓著的勇士,除了赏赐大量牛羊和金银珠宝外,还要赐哈达。勇士把哈达挂在自家四周,以示英武,久而久之人们都以挂哈达为美。佛教兴起后,一些僧侣聪明地借用这种盛行的方式在当地推广佛教。他们宣称,只要信徒在布帛上印上经文,制成经幡悬挂起来,每当经幡被风吹动,就等于将经文向上天诵读了一遍,与口诵有同样积善修行的功效。于是,这种方式得到许多不识字的牧民的推崇,风行至今。 现在,人们为了方便,不丹当地的大部分经幡干脆做成五彩旗,不印图案和文字。每到喜庆生辰、逢年过节甚至乔迁新居时,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挂经幡,以祈求神灵的庇佑。有趣的是,不丹人经常把经文塞进木桶里,让其顺水飘流。在当地人看来,木桶因水流而动,也是自己向神诵经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深信神灵无处不在的国度,类似牛头马面、鹰嘴猴脸的面具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到了重大的宗教节日,不少不丹人载歌载舞时,都要身穿鹅黄色的丝缎裙,脚蹬绣花牛皮靴,头戴各式各样“面目狰狞”的面具。当地人称,这些面具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有的是表示对大自然的虔诚,有的是为了赶走妖魔鬼怪,有的则是祈求来年上天能赐予好收成。 辣椒成为主菜:不丹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相似,他们也吃饺子。但是,不丹菜之辛辣比中国的川菜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丹人把辣椒当蔬菜,而不是调料。家家房顶上都晒满红辣椒。日常生活中,不丹人不仅吃任何菜都会加上大把干辣椒,而且还喜欢将不切碎的生辣椒凉拌,直接当沙拉吃。 在不丹,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不丹女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高于男子。一位不丹人说:“按照不丹的民俗,婚后男方必须入赘女方家,成为女方大家庭中的一员。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生活的各项开支和家务劳动。”由于儿子最终要“倒插门”,女儿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因此,女儿将理所当然地继承家里的大部分财产,儿子只能得一小部分。更有意思的是,在不丹,只要经丈夫同意,妻子甚至有同时再嫁他人的自由

回答2:

不丹王国(宗卡语:འབྲུག་ཡུལ་;藏文:འབྲུག་ཡུལ་,藏语拼音:,威利:vBrug-yul),简称"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内陆国,总面积38394平方公里。不丹的国名当地语言叫"竺域",意为"雷龙之地"。不丹的国歌是《神龙王国》,首都廷布是最大城市。藏传佛教为不丹国教。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一个部落,9世纪,不丹为独立部落。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与网络的国家。不丹经济相当落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20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不丹却名列第8位,位列亚洲第一位。 不丹的主要外贸对象和国防援助国是印度。水力发电是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约72%水力所产电力售于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不丹
英文名:Kingdom of Bhutan
别名:竺域
国歌:《皇家颂歌》
货币:努尔特鲁姆
所属洲:亚洲
国庆日:1907年12月17日
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
执政党:“人民民主党”和“不丹爱国进步党”
面积:4.65万平方公里
人口:75万(2005年12月)
主要民族:主要居民是不丹族,尼泊尔族约占30%~35%
主要宗教:喇嘛教
常用语言:英语
官方语言:“宗卡”和英语
主要城市:楚卡、帕罗、萨姆奇
国家代码:BHU
水域率:忽略不计
国际电话区号:+975
国庆日:1907年12月17日
首都:廷布
货币:努尔特鲁姆
时区:UTC+6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
人口密度:19.18人/平方公里(2012年)
主要宗教:藏传佛教
GDP总计:21.96亿美元(2012年)
人均GDP:2954美元(2012年)
国际域名缩写:.bt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国家象征:龙
人类发展指数:0.538(2013年)
国家格言:一个国家,一种民族
最大城市:廷布

回答3: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内陆国,面积3.8394万平方千米,2012年,不丹人口736453人。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一个部落,9世纪,不丹为独立部落。1772年,英国侵犯不丹。1865年1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乌颜·旺楚克成为世袭国王。1910年1月,英国和不丹又签订了《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英国的“指导”,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的“指导”。1971年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不丹族是不丹的主体民族,西部不丹语“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与网络的国家。不丹经济相当落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20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不丹却名列第8位,位列亚洲第一位。
不丹的风俗
着装风俗
不丹男子传统服饰为斜开襟的挽襟半长外套,称为“果”(Gho),腰间扎一布带,夏天可着短裤。衣料一般为棉布,高级的为毛料。足下着长靴或皮鞋,长筒袜。女子为紧身长袍,多为黑色,称为“几拉”(Kira或Kera)。男女在正式场合均着披肩,但披肩颜色、样式根据地位不同有严格区别:国王和寺院大主持(堪布)为黄色;政府部长和中央寺院四大法师为桔色;皇家顾问委员会及法院代表为蓝色,无穗;政府官员为红色,无穗;一般公民为白色,两头带穗。
丧葬习俗
不丹人相信生死轮回,在葬礼上耗资巨大,举行多项仪式以求逝者能有更好的来世。在逝者去世后第7、14、21和49天分别举行仪式,并由占星师卜算挑选吉日火化尸体。逝者离世后的3年,每年逝世纪念日都要以逝者名义竖起经幡,举行仪式。逝者亲友携带酒、大米或其他物品前来参加仪式。
饮食习俗
不丹人在吃饭、喝酒、喝茶之前,需将少许食物、茶酒向空中抛洒,以此供养上师三宝;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不丹人好饮用低度酒,该国法定饮酒年龄是18岁以上。除周二(禁酒日)外,酒吧都有酒供应。宴请宾客时,先上茶或酒并进行交谈。用餐期间一般不说话,餐后客人旋即告辞,不再逗留。依照宗教习惯,喇嘛忌烟酒,但可食荤。许多不丹人随身携带槟榔,与他人分享槟榔是友好的表示。

禁忌
习俗禁忌
不丹人杀猪当天不能吃肉;若家人出远门,当天不能扫地,家中人生病,要在门口插树枝,禁止外人进屋;家中若死了人,一年内死者家属不能唱歌跳舞,不能杀鸡宰猪,不能打猎,不能婚嫁。不丹狩猎者信奉:不能将野兽头角抛置山野,或者赠送他人,要把野兽头角挂在灶壁上,外人不得触摸。猎人的狩猎工具不得借给外人等。不丹人认为头是人体最神圣的部分,请勿触摸不丹人头部。不丹人认为脚最低贱,请勿将脚伸到别人面前,更不能跷二郎腿。
政府禁忌
不丹政府尽力保持国内的文化和传统,因此游客购买不被批准的宗教文物和古董,是非法的。若对上述物品有兴趣,可往指定的商店购买。不丹人民对外来游客非常友善,尤其是小孩,天真可爱,但切记不要将金钱、糖果等给予小孩,也不要随便将药物赠予有需要的村民,这些行为可能会对不丹人民构成长久的伤害。
2004年12月17日,不丹政府宣布全国禁烟令,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烟令。不丹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香烟,居民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也不准在任何户外地点抽烟。本地商店不准卖任何烟草产品,违反者每次罚款$225以上,多次违反者可能被吊销商业执照。无法戒烟的居民可以自己进口,交100%的进口税。按政府估计,全国只有1%左右人口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