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蘸法
浸蘸法是指对种子、块根、块茎、苗木插条或叶片的基部进行浸渍处理的一种施药法。处理种子是比较普遍的方法,把种子浸在调节剂溶液中一定时间以后取出播种。对于促进插枝生根处理,可以把插枝基部浸到调节剂的水溶液中,浸润时间长短与浓度有关。以IBA为例,高浓度时(1000~2000mg/L)浸数秒钟即取出;低浓度时(100mg/L)要浸12~16h。
2.喷洒法
喷洒法是指用喷雾器将生长调节剂稀释液喷洒到植物叶面或全株上,是生产上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药液能否均匀地展布在叶面上会明显影响效果,药液在叶面上的黏着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洋葱、甘蓝等植物叶面有蜡粉,喷洒时,宜在药液中加入适合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在叶表面上的展着性而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采用高容量喷洒时,要使药液覆盖全株的叶片表面,如果用低容量喷洒,则要使液滴均匀地分布到全株表面上。所有这些都要在应用时合理配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土壤浇施
把调节剂按一定的浓度及用量浇到土壤中,以使根系吸收而起作用的一种施药方法。施用时每株应浇一定的药液量。大面积应用时,可按一定面积用多少药量,与灌溉水同时施入大田中。小麦田用矮壮素防止倒伏常用这种方法,丁酰肼在土壤中不易移动,浇施后大都停留在土壤的上层,故不适于土壤施用而适于叶面喷洒。
4.涂布法
用毛笔或其他用具把药涂在待处理的植物某一器官或特定部位称为涂布法。这种方法对易引起药害的调节剂,可以避免药害,并可显著降低用药量。如用2,4-D防止番茄落花时,由于其易引起嫩芽或嫩叶的变形,于是把2,4-D涂在花上,可以避免对嫩叶的药害。又如为了防止柑橘落果,可将赤霉素直接涂于果实上。采收后的柑橘果实也可用2,4-D(200mg/L)涂果柄防止落蒂。防止棉花落蕾亦可用赤霉素涂花(20mg/L)的办法。用高浓度的乙烯利对采收前的柑橘及番茄果实进行催熟时,为了避免喷洒到叶片上引起落叶,也可以用涂果的办法,浓度为2000~3000mg/L。
5.熏蒸法
常温下呈气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多。不久前发现的1-甲基环丙烯沸点为10℃,常温下呈气态,是乙烯的作用抑制剂。在密闭的环境里(如塑料袋、纸箱、冷库、温室等),用气态的1-MCP熏蒸处理花卉、蔬菜、果品等,只要很低的浓度,很短的处理时间,即能收到很好的保鲜效果,非常方便。配合适当的低温条件,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