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入木三分,读音:rùmùsānfēn,汉语成语;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出处: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羲之。
中文名
入木三分
近义词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
略见一斑
出处
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读音
rùmùsānfēn
成语解释
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1厘米) 深。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现多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示例:◎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是王羲之,出自于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的书法堪称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柔和,苍劲刚强。现在学习书法,多是用他的字作为范本,留有书帖《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1厘米) 深。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现多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王羲之,大致意思就是他把字写在木板上,后来木匠把字往下刮时,发现字迹已经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