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崇祯从卢象升这里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导致卢象升的兵力不足,最后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他继位的时候大明王朝已经是摇摇欲坠,谁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崇祯原本也不想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是明朝后继无人,崇祯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崇祯上台之后也是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不过崇祯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他的很多举措不但没有久了明朝,还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末名将卢象升是明朝末年少有的名将。明朝内部有李自成这样强大的对手,外部有着清军这样强劲的敌人,卢象升和洪承畴两人就如何平定农民军,挽救明朝天下做出了详细的计划,卢象升主要负责镇压内部的弄农民起义,主要的对手就是李自成的大顺军。
卢象升在开始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战绩。李自成的部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被卢象升打的节节败退,正当卢象升剿灭农民军的目标快要实现时。崇祯却从他这里抽走了大部分的兵力去支援其他的地方,还把卢象升调回了京师防御清朝的军队。
卢象升眼看到手的胜利就这么没了,实在是很不甘心。但是崇祯的话还是要听的,违抗圣命可不是一个小的罪名,只好眼睁睁放弃大好形势,回到了京城。卢象升离开之后,李自成就进行了快速的反扑,此前卢象升做的工作都白做了,卢象升只能坐看农民军一步步席卷全国,说到底还是崇祯对卢象升的不信任,如果再给他一些时间,就能把李自成灭了。
因为崇祯帝没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卢象升因为功高震主被崇祯帝猜忌随后崇祯帝在平定农民军的关键时期,把卢象升调离了才前线,才导致平定农民军大业功亏一篑!着实可惜!
主要是因为崇祯对名将卢象升的猜忌,把他从前线调回来,使卢象升空有一身报国本领也只能袖手旁观。
明朝皇帝崇祯生性多疑,手底下有很多人才却也利用不当,卢象升平定农民军时,崇祯就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听从别人的意见,最后导致战争失败。
崇祯手下的太监是他的监军,卢象升在前线血战,他躲到后面观战,不去迎敌,最后卢象升寡不敌众,战死沙场,可以说崇祯是这件事的幕后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