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如何做好产品质量

2025-04-06 17:29: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何增强员工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华天谋企业质量管理专家概述: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各类企业的员工迅速增加,再加上个别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不顾社会影响,甚至鼓励员工做出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情。“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全体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质量管理行为。说到底,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预防人犯错。所以要提高质量管理必须增强增强员工意识。如何增强员工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掌握五大控制要素及措施必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控制要素
五大控制要素:人;机;物料;法;环境。
二 要素控制措施
2.1 人
人员的质量意识、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控制措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物以类聚,环境会改变人,因此加工装配试验人员,质检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技能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公司制造一个有利于质量的氛围和良好的风气来感染他们,督促他们,就好象上班穿工作服一样,如果大家都穿了工作服,就你一个人没穿,很是显眼,你肯定会不自在,说不准下午就会改进,这就是环境的影响作用;其实我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也是受到一个不平衡的心理作用的。干好干坏一个样,事情就一定干不好!
A、 对操作工人来说
措施1:明确严格强调自检流程,让严格的制度来引导员工做好自检工作;
加工、装配试验者在完成本工序作业后要对本工序的作业情况进行自我检查,技术难度大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要在作业过程中检查,保证确认自检合格后才可向质检员报检,质检员接到报检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抽检或全检。
措施2:加强工序监督检形成下一道工序检查上一道工序的作业质量习惯;
通过制度让加工者具有商店购买商品的检查意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质检或车间管理人员,如在转序过程中不作监督检发现质量问题也不报告而贪投数量继续装配试验的,一旦发现,严惩不待。
措施3:不合格的统计和张贴;
措施4:监督和检查。
B、 质检人员的质量意识的提高和质检技能的自我提升以及必要的监督
对质检来说必须熟悉检验标准,熟悉检验流程,发挥三大功能,第一,鉴别功能;第二,把关功能;第三,报告功能。
措施一:检验人员必须自我提升专业技能;
质检必须努力熟悉所属检测范围的业务包括机器、人员素质、技术标准、图纸的熟悉等, 坚决按图纸尺寸要求、试验规范及检验标准来检验,不能凭大概记忆,不受外来因素及部分领导人云亦云干扰;
鉴于部分图纸修改频繁的特点,外协员必须对每次修改的情况和参数给以必要的记录并熟悉以便检查以防止内部员工误发及供应商处误使用旧版本发生重复式错误,发现图纸有问题立即报告及时更正;对于装配车间(组)必须及时督促完善相关的装配图,以督促完善标准化工作;
措施二:检验必须有章可循,必须承当检验责任以及必要的监督;
质检人员不准投机取巧,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验,对检验的正确性负责,检验合格应放置检验合格标签或标识以方便调运或转序;未经检验严禁转序(公司领导特批除外);
措施三:质检人员必须加强巡检力度并承当一定的责任以及必要的监督;
质检人员必须在车间所属范围内进行走动式管理和巡检,随时监督员工有无按标准作业、装配试验,有无按加工工艺规定加工;随时纠正作业者违规作业或操作行为包括安全操作;随时抽检重点工序和易出错的工序,锁定一些技术差和易出错的员工,加大巡检频次;
措施四:质检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报告、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必要的监督。
如果一个质检对所属范围的加工件检测参数或作业标准都不清楚,对所属范围内的重点加工工艺或重点作业工序都不了解,对所属范围内的加工者技术程度、责任心态、状态都不很了解那么这个质检员绝对做不好工作的,因此必须强调日清月结,必须学会汇总分析、报告以及具备一个敏感和严密的思维,重视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以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这是质检人员自我鞭策,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做好质检工作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C、 车间质量协助管理:
1、车间领导应根据车间的人员素质、操作能力、过程控制状况,制定适合本车间具体的质量管理条例如:《装配试验的执行监督管理制度》;《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规定》等等,要有一个制度化的规定,改变以往的“人制”为“法制”并不断完善,做到按章办事,按规处罚,有理有据,公平合理,做到制度透明,处罚透明,教育纠改透明,进步透明,大家来监督,持续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2、重视并支持质检人员办好质量公布栏,做到处罚及时公布,持续公布,以“面子”的角度来督促员工,引导员工关心质量,提高质量意识;必要时根据统计结果和公告情况及时淘汰“无可救药”的质量“头痛”员工,保持质量的权威性。
2.2 机
机之因素控制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1、机器设备的管理; 2、检测仪器的校准和管理; 3、工模夹具的校准和管理。
1:加工设备的保养和设备精度的维护;
2: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定期校准和日常保养,确保检测设备和仪器的有效精度,保证检测的精准度;
3:工模夹具的放置,保管以及定期校准等。
第一:加工设备的保养以及精度的维护等遵行制订的《设备管理制度》(这里不再详述);
第二:检测仪器的校准和日常保养制定相应制度并遵照执行 (这里不再详述);
第三:工模夹具的管理
工模夹具的管理包括工模夹具的摆放,标识和定期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