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正法的意思是佛教名词。梵文Saddarma的意译。谓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和正义没有关系。
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的说,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佛教三宝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佛--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换言之,佛宝为佛陀从觉悟中发展的心灵力量和圆满智慧的德行。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法--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世间的种种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盘解脱果实。僧--凡是佛教徒,如果能负起修行佛法并且传播佛教的责任,便称为僧宝,虽然不限定出家人或在家人,事实上只有出家人才能完成僧宝的使命。
据有关佛典所述,任何佛法(世俗谛)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正法、像法和末法。
正法:所谓「正法」,乃以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释迦牟尼佛因为见到人生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于是为了替众生寻求一条解脱之道,而发心修行。因此,所谓发出离心者,即是要发厌离生死痛苦和迷惑烦恼之心。其次,发菩提心者,「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要觉悟人生为何有很多痛苦?这些痛苦的根源在那里?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将之消除?
痛苦的根本,依佛经所说,乃源于众生的我见、我爱。因此,灭苦的方法,乃在于放下对自我身心的执着。一个人若愈自私自利,必然愈痛苦与烦恼;相反地,若能从小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则能消除烦恼而得到自在。因此要修行,首得弃除我见之根本,及放下对身心我所的贪恋与执着。
由是,正法时代所常用的修行法门,乃以「四念处」为根本。而四念处就是体观我们的身心,是无常、非乐、不净、无我,虚伪幻化;因而产生厌离心。若能由此而心无所倚、无所求,即能自在。这也是说,如果我们能以发出离心、菩提心为学佛之初衷,更以弃除我见、贪欲而修行;则即使在离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还仍是在正法的时代里。
佛教中的正法是让众生明心见性,成就正等正觉的,弃除我见之根本,符合正义定义,但正义未必正法,两者不同。
何谓正法?简而言之即正确之佛法也。
学佛须具正知见,开悟更须正知见。欲得正知见,理应依法修行。何者为法?法是佛陀的发现和教导;是事事物物皆存在;是胜义谛的经验。真理不能创造,因为其本来即存在。释迦世尊发现世间宇宙、人生的真理,发现缘起性空、三法印的真理,体悟到众生皆有如如不动之清净本性,皆有成佛之可能,为令具缚沉溺众生看破世间假相,了幻非实,远离妄执,乃不辞辛劳,慈悲宣说。
今所谓正法,举凡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念处、五停心观、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皆属之。万法回归自性,名为正法。若离体说法,即名相说。离现前一念清净本性,即是外道(心外求法名为外道。)
正法即是佛所说包含着正知正见的佛法,诸如:算命,看相,抽签,卜卦,不吃药不看病……诸如此类都不是佛的正法,佛从来没有这样教导过,背离佛陀的精神,背离佛的教诲,背离三法印,八正道就不是佛的正法。
所以,我们常说正知正见,正法,正信佛教,皆是指具备正知正见,符合佛陀教导的真正佛法,我们称为正法
佛法中所说的正法与正义没有必然的联系!正义属义务范畴,而正法属责任范畴。义务和责任的关系是,如果尽不到责任,就根本谈不上义务。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一种人,星期天的时候自己家里的活不干,跑到别人家去帮忙,就属于只选社会义务不尽家庭责任的人。这种人与把自己身体累倒累垮去做事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任性做法!
佛法中所说的正法,指的是正确的心态!法就象草药,本身的性质不能决定草药能不能害人,比如砒霜用好了可以救人;再比如人参用不好可以害人!佛法也是如此,佛法的“正”是指使用佛法的人的心态“正”,而不是有个什么正确的办法!佛法主张法与法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唯有人的心态有平等和不平等之差!心态平等的人就肯去行正义,心态不平等的人也不肯去行正义。仅此而已!
正法,就是佛说的法。佛涅盘前有人问释迦佛:所有的教都说自己说的法是正法,又怎么区分呢?佛说了八正道。凡是符合八正道的法,是正法。详情可以参看《释迦牟尼佛传》可以从弘化社网站免费结缘。是否是与正义有关?不敢妄加评论。正义也是有不同层面的标准的。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