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养殖方法

家庭饲养共来玩乐
2025-04-06 19:54:3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泥鳅应保持在24-27℃的最适水温范围内。2.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故可用米糠、小麦、蝇蛆作饵料,一般一日三次。摄食率通常由摄食量决定。3.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机肥,但施肥时一定不能太频繁,池水要勤换,一般10-15天换一次。4.钓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排干,采取抓大留小的方法,保证池中有一定数量的泥鳅苗,有利于后续的养殖和高产。5.随着泥鳅品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至其适当深度,平时较浅,热天热时可加深,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容水环境。6.秋末冬初,水温降到10℃~15℃,泥鳅的食量减少时,就可以捕捞了。想要泥鳅长得好,就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这样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喂食平台,方便观察。答:每次喂食的量可以根据泥鳅剩余的食物来调整。一般半个月喂一次即可。扩展数据笔记版本:1.注意池塘的水温。一般来说,不应该超过30。如果天气很热,应该给池塘加水,这样可以降低温度。2.水质应该正常,有点绿,能见度20cm左右。如果发现水有点黑,可能是里面微生物太多了。这个时候要注意调节水质。

回答2:

养殖泥鳅的五种方法

1、庭院养殖法。农家庭院可因地制宜地进行泥鳅养殖,是农家致富的一条良好途径。庭
院所用的养鳅池,可用水泥砂浆砖石砌成,面积视庭院大小,以50~100m�2为宜。水深
保持在50cm左右,池底铺以20cm厚的肥泥,以保泥鳅钻泥栖息。池子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
水,并施用粪肥。一般在生石灰毒性消失后(约7天),可投放鳅种。家庭养鳅最好投放规格
较大的鳅种3cm左右,无病无伤,健壮活泼。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放养时间一般
为春季的晴朗天气。除在池中施肥培养天然的饵料生物供泥鳅食用外,还应补充投喂一些人
工饵料,如米糠、麦夫皮、豆饼、菜叶等。投饵量一般掌握在泥鳅总体重的5-10%,可视季

、水温、天气及泥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在秋末冬初,泥鳅进入冬眠期,可向池中施些基肥
,以保温越冬。庭院养鳅因池子较小,要保持良好水质,经常换水。特别是在夏季闷热天气
要及时加注新水。家庭养鳅一般5个月可长到10cm以上。100m�2水面可产200kg泥鳅。
�2、网箱养殖法。利用网箱,可高密度地养殖泥鳅种苗和成鳅。种苗网箱用聚乙烯网布做
成,面积一般为10m�2左右。成鳅养殖网箱用3m×3m聚乙烯网片做成,网目为1cm左右。面
积一般50m�2左右,网箱设在湖、河或池塘内。箱底着泥,箱内铺以15cm厚肥土。苗种网箱
每m�2放养鳅苗2万尾,成鳅网箱放养2cm的鳅种2 000尾,投喂方法与池塘养殖法相同,网
箱养鳅要加强日常管理,网衣要勤刷洗,保持水流畅通,溶氧丰富,有破洞时要及时修补好
,以防逃鱼。
�3、无土养殖法。无土养殖法用小水泥池,面积一般在20m�2左右,水深40cm。水中放置
长25cm、孔径15mm的维纶多孔管5 000根左右,数10根扎成一排,可垒成三层,每池可放养0
.2g的泥鳅种5 000尾左右。投喂饲料及方法同常规养殖法。为保持水质良好,需采用微流水
循环养殖法,经过3个月精心养殖,可获得每300g/m�2的产量。为节省成本,也可采用多孔
水泥砖头代替化学多孔管,使泥鳅钻入其中即可。
�4、稻田养殖法。稻田养泥鳅同一般稻田养鱼法。在稻田中首先要开挖“鱼沟”、“鱼溜
”,以便稻田放水时鱼的栖息。稻田养鳅的关键是做好防逃工作:一是要将田埂筑好夯实,
并用稀泥湖平缝隙;第二是用塑料薄膜将四周田埂围起来,以防逃鱼;第三是田埂要高出水
面20cm,并在进出口处加设栏网。在稻田中养泥鳅一般是当年放养,当年收获。因此应放养
规格在3cm左右大鳅种,每m�2水面放50-100尾左右,经半年养殖即可成为商品鳅。稻田养
鳅一般采用不投饵粗放养殖法,因此放养前要施足基肥,养殖期间视水质肥度补充追肥。在
稻田施农药时一定要放水,将泥鳅集中于鱼沟、鱼溜中,以防农药中毒。在起捕时,将稻田
的水放干,泥鳅全部集中于鱼沟、溜中,用网抄捕即可。一般每667m�2稻田可收泥鳅150-2
00kg,经济效益可观。
�5、池塘养殖法。池塘养殖放养鳅种有两种形式:一是当年9月份将体长3cm的泥鳅养到第
二年的7-8月份收获;二是4月份把体长4-7cm的上年苗养殖到下年的3-5月份收获。放养密
度为每667m�22-3万尾。饲养管理与其他特种水产池塘养殖法相同,池塘要求与池塘常规养
殖一致。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