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确切反应水体质量状况。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
http://cache.baidu.com/c?word=%B5%D7%C6%DC%3B%B6%AF%CE%EF&url=http%3A//202%2E112%2E87%2E26/college/course/SSSWX/documents/%CB%AE%C9%FA%B5%DA7%D5%C2%2D%B5%D7%C6%DC%C9%FA%CE%EF%2Eppt&p=882a97048b952de40be2977c130d&user=baidu
07微课-什么是两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