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线的长度变化规律是什么

2025-04-04 11:46: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

同样纬度不同那么纬线长度不同,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减小,到南北两极变成点是圆,在赤道最大,往南北两方向逐渐缩小。 赤道维度为0度但在南北极则聚为一个点,纬度为90度。

地球上某一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这一夹角相当于这两个平面所夹的赤道弧在地心所张的角度。



扩展资料:

地球上某一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代表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这个夹角,在赤道为0°,在北京约为40°,在南北两极为90°。自赤道到南北两极的纬度分别有0°至90°。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且与经线相垂直相交。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南极是南纬90°。

回答2:

解: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

同样:纬度不同那么纬线长度不同,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减小,到南北两极变成点

回答3:

是圆,
在赤道最大,往南北两方向逐渐缩小。

赤道维度为0度

但在南北极则聚为一个点,纬度为90度。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