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哪些?

2025-04-13 07:24: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 β2受体的反应性。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长期稳定的最基本的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通过其分子结构上增加了酯性基团,使局部抗炎效价明显增加,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口咽不适、口咽炎、声音嘶哑或口咽念珠菌感染,喷药后用清水漱口可减轻局部反应。使用不同的吸入剂型或药物时口咽炎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差别。通常停用4—7天后口咽炎能自然恢复。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布地奈德(Budesonide)、氟尼缩松(Flunisolide)和曲安缩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等。近年已发展了一些新的活性更强的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等。其作用增强2倍,副作用少。借助MDI、干粉剂或持续雾化吸入。起效缓慢,需长期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才开始有效,最佳作用需要连续应用3个月以上才能达到。根据哮喘病情吸入剂量一般 200~1200μg/d。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发作的重要治疗药物。按照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和停用,序贯应用吸入激素。

回答2:

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法大致有全身和局部吸入两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显著,并可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恶化和急性发作概率,并且全身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目前已作为哮喘长期维持治疗的第一线用药。但对于急性严重哮喘急性发作或哮喘持续状态,尤其是有窒息危险或已发生严重缺氧患者。或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即使是轻度哮喘发作),或既往长期应用激素治疗者,就必须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往往较大。常用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甲基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等。一般先静脉给药,迅速起效,待病情基本控制以后才改用口服激素,并逐渐减量乃至完全停药。

回答3: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抗炎作用,此外还具有抗过 敏、抗微血管渗漏、间接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而糖皮质激素可以从多个环节抑制气道炎症,是对气道过敏反应炎症作用最强、最全面的一种抗炎剂,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一线基本药物。由于长期、大剂量全身应用激素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 等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上推荐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治疗。与口服和静脉应用激素相比,吸入激素治疗能够使药物更 好地到达气道局部,发挥抗炎作用,同时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是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