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曹操,所在的年代是什么时间?

2025-04-10 11:34:2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曹操所在的年代东汉末年。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太尉曹嵩之子。

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

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推行有效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

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促使中原地区政局稳定、经济向好,阶级压迫有所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汉献帝念及功劳,封为魏公,加九锡。

扩展资料:

曹操一生主张节俭,反对奢侈。《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喜欢节俭,不好华丽。后宫不  穿锦绣,卫士只穿一双鞋,帷帐屏风坏了则修补,被褥只是取暖用,一点纹饰都没有。《傅子》也说曹操的女儿嫁人,从婢不过十人。

曹操的《内诫令》,也真实记载了他反对奢侈靡费,提倡俭朴节约的不懈努力。其大意是:我不喜欢装饰美丽的箱子,所用的是掺杂新皮制成的皮箱。遇到乱世没有皮箱,就用竹子做成方箱,用丝帛罩在外面,粗布做里,这就是我平时所用的。

王宫内妇人当时曾经置办箱子,已经弄坏??我的衣服棉被都已经使用十年了,年年把它拆洗缝补一下罢了。崇尚勤俭的至真性情跃然纸上。

曹操的节俭也的确影响到他对后事的态度。他认为世俗丧葬之俗“繁而无益”,所以在生前便预备了四季送终的衣服,盛放在四个箱子里,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字以示区别,并遗言“有不违,随时以敛。

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他病逝于洛阳,死后穿的就是冬季平时所穿的衣服。

后来曹植为其父写下了《诔文》,说到曹操亲自选定了入殓的服饰,就是平常穿的衣服;他也没有将玺印带入墓葬,还规定仅用寻常的大麻绳担负棺木。曹植还追忆其父崇尚古朴,提倡敦俭,一生不以珠玉为好;在他的影响下,士民都以纯朴为荣。这些都是说明曹操号召节俭的直接证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回答2:

  1、曹操所处朝代是东汉末年。
  2、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回答3:

东汉末年,三国始于220年,曹操220年逝世,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篡汉,建立魏国,这才有三国。

回答4:

曹操所在的年代是东汉末年,155-2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