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铂族元素矿产往往聚集在具有裂谷构造环境、地幔岩浆活动强烈而地壳又长期相对稳定的大陆构造背景区域。裂谷构造环境可以促成地壳开裂(但又不扩张成为大洋),造成含PGE的地幔物质上涌并侵入于地壳浅部形成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可以促使地幔岩浆在侵位以后充分结晶分异、赋矿物质迁移、富集、聚集成矿。
四川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扬子克拉通、松潘-甘孜造山带、秦岭造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东南部属扬子克拉通的一部分,西北部属古特提斯造山系东部的松潘甘孜造山带,北部属于秦岭造山带。三大构造单元形成了四川省显著的地理地貌分区:东南部扬子克拉通为较为宽缓、低山的四川盆地;西、北部松潘-甘孜造山带、秦岭造山带为高原、高山深切割地区。
四川东南部的扬子克拉通,其内部由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及中、新元古代褶皱基底双层结构岩系和稳定的古生代—新生代沉积盖层组成,属于扬子地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潘-甘孜造山带位于四川西部、西北部,主体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与龙门山-小金河断裂之间,由一系列平行的蛇绿混杂岩带、火山岛弧带及主动大陆边缘复理石沉积组成。形成一系列由NW转向NE向或转向SN向的弧形逆冲-滑脱体系。
秦岭造山带位于四川北部边缘,由一套震旦系-寒武系非稳定的碱性火山碎屑岩、磨拉石及硅、泥质岩组成复理石建造,加里东期岩浆岩发育,形成近EW走向的构造-岩浆岩带。
“扬子地台西缘”就位于扬子克拉通西部与松潘-甘孜造山带、秦岭造山带的接壤部位(康滇地区、龙门山地区、米仓山地区),是四川铂族金属矿产的主要产地。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地幔柱可以为铂族元素成矿提供最为有利的构造条件,因为只有地幔柱可以将地核与地壳表层相沟通,从而有可能将在地核中富集的PGE搬运到地表(王登红等,2003)。我国发育最好的地幔柱就是晚古生代的峨眉地幔柱,其活动范围涉及滇黔桂,但中心恰好在四川,这就为在四川地区寻找铂族元素矿床提供了充分的构造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