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唐玄宗解雇,是不是正好符合他游山玩水的性格呢?

2025-04-05 20:05: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李白是一个官迷,被皇帝解雇,是他人生事业上的一大挫折,怎么能说是因祸得福,刚好可以去游山玩水了呢?

古代社会出人头地的途径不多,当官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几乎唯一途径。所谓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李白家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世家,据考证,李白祖上有可能是富商。在唐朝,商人是不被允许参加科考的。所以,李白要想从政,就得另外再找终南捷径。

李白先去了唐朝第一大都市——扬州。很多达官贵人都在扬州醉生梦死,李白想过去碰碰运气。不过他的运气不太好,由于他乐善好施,带的三十万钱,很快就让他挥霍一空。最后,家里的钱还没寄过来,他先病倒在旅馆里了。这一天晚上,病中的他写了一首诗《静夜思》。

在扬州没有遇到好关系,李白又辗转湖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表面上是游历祖国山水,实际上是给各地达官贵人投递简历。可是,李白一直到四十岁前后都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

在这十多年中,李白去过一次长安,想在京城碰碰运气。他在长安参加了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还参与了一次械斗,手上有人命(李白自己在文章里说的),他感觉自己继续这么下去不会有结果,就果断金盆洗手,离开了长安,再次流落江湖。

直到李白四十二岁时,才在贺知章的推荐下,被唐玄宗知道天底下还有这么一个人。当时已经是天宝年间,唐玄宗特别喜欢阿谀奉承的御制诗,李白就被安排进皇宫,做了一个翰林,主要工作就是在皇室游乐时写写诗助兴。

李白想当官是有着他的人生理想的,他也几次跟唐玄宗表达过他对朝政的看法,可是政治经验老到的唐玄宗,在心底里是看不上没有多少政治经验的李白的。李白的心境大坏,就开始在长安城恃才傲物,惹的满城风雨。最后,李白的浪荡不羁,终于让唐玄宗身边的几个红人都看不下去了,李白被诋毁,唐玄宗念着李白是名人,不好随意处置,就给了一笔分手费,打发了去。

李白离开长安,心情是苦闷到了极点的,可是李白还是官迷心窍。在外地流浪几年后,听说安禄山准备谋反,就打算到朝廷告密。可是当时的政治大环境是皇帝在拉拢安禄山,李白的这个秘密,被当成了反动现行,就要被官府抓起来。李白心里觉得不妙,立刻撒丫子就跑了。

后来,安禄山果然反叛。李白在南方又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队伍,成为幕僚。可是,这个永王竟然要作乱,牵连到李白也被问罪。最后朝廷看着名满天下的李白已经快到60岁了,就没有重判,流放了事。

在流放途中,李白遇到大赦,要从白帝城回到扬州。老年后的李白在船上心情看起来还算不错,多吃了几杯酒,在晚上时看到江里的月色迷人,他要到水里捞月亮,淹死在了长江里。

关于李白去世,还有几种说法,捞月而死是其中最有浪漫气息的一种。这位谪仙人,应该也有仙人一样的死法吧。

李白从少年时就一直汲汲于功名,到了老年也还是如此。可是生性浪漫的他,实在不是玩政治的好手,所以李白一生都没有在政治上有什么建树。虽然李白被称为诗仙,但是在李白自己的认知里,他最大的兴趣是做官,其次是剑道,诗歌只是他的爱好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