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例如,在智力发展上,据日本铃木太郎的研究,在七岁儿童中,心理年龄(mental age)恰好达到七岁标准的约占36.75%;达到九岁标准的占7.08%;而仅及五岁标准的有4.51%。这就是说,同是七周岁的儿童,其心理年龄的发展相差正负各两年。在个性发展上,各个儿童所具有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也各不相同:甲生有丰富想象力,爱好文学,擅长作诗;乙生逻辑思维发达,偏爱理科,数学成绩优异。儿童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力等的发展上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如有的学生聪明、努力,有的聪明但不太努力,有的既不聪明也不努力……。这种个别差异即使在双生子中,在婴幼儿的早期学习中也常有发现。斯特雷耶曾对一对一岁半的双生女婴进行识别能力和言语发展的研究:一个女孩仅用22天,便能分辨和说出鸭、猫、兔的名称;而另一个女孩经过35天的训练,仍然分辨不清这三种动物。其他学者在对双生子女的追踪研究中,也曾发现他们在智力、意志和性格以及社会行为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心理发展的共性和个别差异,都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心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