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伏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机械灌输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种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只会全盘接受现成的知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语言技巧,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在教师的参与,指导和建议下,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二、挖掘英语教材的创新要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行英语教材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多次循环,逐步加深、扩展。教材趋向于生活化,密切结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做到学以致用,也很容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潜能。例如,《Go for it》第一册和第三册谈论问路、指路的交际用语,文中并没有列出标准答案,因此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此外,现行英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教育因素,十分有利于教师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善质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读、写基础上,提出设想,表达见解,从而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Go for it》第三册介绍了世界上篮球的发明,同时也介绍了许多其它有用的发明,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人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