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的了解素食吗?

那么到底素食的好处有哪些呢?哪里素食最好吃呢?
2025-04-07 18:53: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般而言,人们谈到素菜总会联想到佛教。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一般民众多赖农耕为生,在饮食方面,长期以谷物菜蔬为主。如果仅从饮食方面看,佛门与大众都不只是单纯满足口腹之欲。《礼记·礼运》篇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在儒家观念中,饮食和礼仪的关系密不可分。儒家将素食与孝顺及敬天关联的论述,加上道家以身体养生为主的素食,使得一般大众得以将素食的观念与日常生活结合。而佛教则认为饮食是以修持解脱为目的,素食成为佛教的必要戒律之一,使素食走向神圣化。近代的一贯道、新素食主义,也有不同的意义,前者在信仰上立志发愿,后者强调营养健康。
  人们认为中国的素食是因为佛教的关系。饮食文化学者姚伟钧教授认为素食的起源与佛教没有直接的关系;台湾学者林荣泽也认为,如果就斋戒祭祀观念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来看,中国才算是世界上最早有素食主张的地方。随着佛教的传入,素食开始在寺院流行并改进,促进了素食制作日趋精湛和食素的普及。因此,以下将分为中国素食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素食的意义来讨论。
  心智禅师云:“素者,洁白之义,即是朴质。食者吃也,即不参杂鱼肉血腥之食物谓之素食”。谈到素食,大家都会联想到出家修行人、或是“吃菜人”,应该吃苦,只能吃蔬菜,同时认为这样的食物根本不够营养,所以俗语有云:“吃菜人(素食者),无油无鲜,走路脚颠颠。”其实不然,“素食”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也非始于佛教,对于中国素食来说,当人类还过着集体渔猎、共同采集和“茹毛饮血,活剥生吞”的原始时代,因为生产落后,才到何物即食何物,当然没有分别素食或荤食,后来生产发展,食源比较充裕,于是人们有了择食的观念,才开始分辨什么是荤食,什么是素食。照杜蒙的说法,“世界各地分化程度较低的社会都没有素食的习惯”,即使像印度那样崇尚素食的民族,“一般民众和部族社会都没历史久远的素食传统”,春秋战国时代,牛耕和铁质农具的配合运用,使农业充分发展,各种米谷、蔬菜、瓜果等产量增长,烹饪原料也日益丰富,才让人们对肉食和蔬食有了完整的认识和选择。由张光直《中国饮食史上的几次突破》可知,到了汉朝张骞通西域,经由亚细亚传入许多蔬菜、瓜果,加上制造豆腐面世,这才大大丰富了素食内容,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素食也不比荤食逊色。为此,近四十年来素食已遍及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