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对妨害诉讼采取的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2025-04-09 05:33: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78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释〔2016〕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6年2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7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6年9月7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工作实际,现就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的若干法律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执行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赔偿。

  第二条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对没有实施妨害诉讼行为的人采取罚款或者拘留措施的;

  (二)超过法律规定金额采取罚款措施的;

  (三)超过法律规定期限采取拘留措施的;

  (四)对同一妨害诉讼的行为重复采取罚款、拘留措施的;

  (五)其他违法情形。

  第三条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依法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而采取的;

  (二)依法不应当解除保全措施而解除,或者依法应当解除保全措施而不解除的;

  (三)明显超出诉讼请求的范围采取保全措施的,但保全财产为不可分割物且被保全人无其他财产或者其他财产不足以担保债权实现的除外;

  (四)在给付特定物之诉中,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保全措施的;

  (五)违法保全案外人财产的;

  (六)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责,造成被保全财产毁损、灭失的;

  (七)对季节性商品或者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保全措施,未及时处理或者违法处理,造成物品毁损或者严重贬值的;

  (八)对不动产或者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定动产采取保全措施,未依法通知有关登记机构不予办理该保全财产的变更登记,造成该保全财产所有权被转移的;

  (九)违法采取行为保全措施的;

  (十)其他违法情形。

  第四条违法采取先予执行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先予执行的;

  (二)超出诉讼请求的范围先予执行的;

  (三)其他违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