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时代有个非常著名的兄妹通婚的例子----女娲和伏羲。不过身为神话世界中的人物,这种传说没有多大的可信度。而在距离中国遥远的西方此时却有着明确的历史记载,远古人是热衷于兄妹通婚的。
女娲伏羲
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婚姻经历了几种形式:杂婚----血缘家族----群婚家族(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在杂婚阶段,男女通婚所表现的是蒙昧社会的低级阶段,这时的人类与他们周围不会说话的野兽相差无几。
而血缘家族又称班辈婚,是群婚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人类实行同胞兄弟姐妹的群婚,但已经排斥了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同辈分的杂婚。在血缘家庭中,孩子不仅把父亲的兄弟称为爸爸,同样也把爸爸的姐妹称为母亲,子女却都毫无差别的被看做是双亲所有兄弟姐妹的共同子女。
远古时代
他的这种观点获得了恩格斯的支持,恩格斯认为杂婚是没有嫉妒的感情,后来由习俗所规定的那些限制那时还不存在,所谓的嫉妒是较后来发展出来的一种感情。
另外,许多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和残留的习俗也都暗示过人类有杂婚的历史。像是古苏美尔的《天国神话》就保存了杂婚的故事:神恩奇同自己的女儿、孙女、曾孙女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古希腊神话中地母该亚与她的儿子乌拉诺斯结合,生出了提坦诸神。
乌拉诺斯
在犹太神话中,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也是以妹妹为妻的,流传的很广的傣族神话《不桑该,耶桑该》,实际上也是一部反映班辈婚的叙事诗。
嗯,这里提一个,前一阵子很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讲述的就是一群中国神话里上古神仙的事,虽然不可考究,但是里面也有一个剧情,就是素锦先嫁给了天帝(男主角的爷爷)后来又嫁给了太子(也就是男主角),女主角比男主角大了9万岁,两人的辈分差距很大。(虽然很雷,但是也说明了远古人是不是对这个辈分问题并不怎么看重?)
素锦
而在夏威夷群岛和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同辈人都互称兄弟姐妹;对上一辈人,无论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都称为父母;对在上一辈人都称为祖父母;下一辈的都称为子女;再下一辈的都称孙子孙女。这样的称谓,直至十九世纪末,还在波利尼西亚人中通行。
并且很多国家的皇室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实行近亲通婚,例如:英国。然而这种近亲通婚的方式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可怕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患了遗传病:血友病。
如今这种习俗在绝大多数的地区已经不存在了,但在少数地区还依旧保持着这种蒙昧社会的传统,不过这些都已经距离我们相当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