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皇子,为什么溥仪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帝王?

清朝的血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溥仪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帝王?
2025-04-03 02:37:2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他在历史上曾经三次在位,第一次是1909年到1912年,第二次是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

第一次,溥仪在位仅三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以太后的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退位后的溥仪,依旧居住在紫禁城,不愁吃不愁喝.

更奇葩的是,紫禁城依然使用宣统纪年,保留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那些前清遗老、太监依旧在宫中煞有介事地维持着“帝制”,触犯王法者还会被慎刑司处治。

1917年7月1日,张勋兵变,年仅12岁的溥仪复辟。历史书上称为“张勋复辟”,这个说法是不妥当的,复辟的是溥仪而不是张勋,张勋又不是前朝皇帝,复的什么辟?这个复辟闹剧仅维持了11天就收场了。

1924年10月22日夜,忙于直奉战争的冯玉祥突然率军,这厮软禁了当时的总统曹锟。一个月后,派自己的部下鹿钟麟带兵进入紫禁城,逼迫溥仪离宫。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溥仪成为傀儡皇帝,光荣地做了“汉奸”。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当时自己被日本人装入一个木箱,当货物一样吊到船上,然后去东北当了满洲皇帝。堂堂皇帝竟然被装入木箱,可真够悲催的!

抗战胜利后,溥仪被苏军俘虏,到了苏联,又辗转回国,成为战犯又奇迹般地被特赦。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工作,主要工作职责是修建花花草草、售卖门票。

有一次,沈醉曾邀请溥仪到故宫游玩,顺便听他唠唠北京名胜的典故。当沈醉在故宫门口买了门票,并递给溥仪一张时,溥仪奇怪地说:“到这个地方,我还要买门票?”

沈醉听了一愣,之后就理解了。溥仪从3岁开始,一直到18岁,一直都生活在故宫之中。故宫对他而言,就像家一样,哪里有到自己家还要买门票的道理呢?一旁的杜聿明连忙解释:“现在的故宫对外开放,来的人都要买门票的,拿这些收入作管理、维修故宫之用。”溥仪听了,半天不说话。

回答2:

因为那时候的清朝已经有点摇摇欲坠,而且大部分的权力都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溥仪年幼,而慈禧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所以才力扶他上位,以便自己能够继续控制朝政。

回答3:

这个是由历史的发展来决定的,溥仪也不想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帝王,只不过当时的清政府太弱了,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回答4:

因为溥仪在当时还是个小孩,比较好掌控,溥仪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的掌控者其实是慈禧。

回答5:

溥仪也是又慈禧太后设定的皇帝,因此慈禧太后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年级还小,关系不近不远的溥仪最为合适,同时因为先进革命思想的引入,也让溥仪成为最后一个帝王,这是历史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