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喝茶就会改变人的气质,这句话我是不相信的,一个人的气质和爱不爱喝茶是没有很大关系的。
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认识的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就是这样,无论饭前饭后,时刻都会喝茶。用的差距也就是保温杯或者是大缸子之类的。他们喝茶也是大口大口的喝,也不是说小杯慢慢的品。气质也和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
不过,人们学习茶艺茶道倒是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净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学习茶艺,这就需要我们非常的心细。从水温的把控到茶叶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最好。用沸水沏茶叶才会自然垂落,而且要经过反复坠入沸水,翻滚,才会有一股醇厚醉人的茶香升起。泡茶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去泡,而且必须要注重细节,茶的冲泡讲究的就是细节到位。一般喝茶总是和朋友一起喝的,所以彼此之间的互动理解必不可少,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良好的礼节习惯。
喝茶,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很多喜欢泡茶喝茶的人来说,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泡一壶茶,静心养性。茶道其实是一种文化,懂茶的人,都比较有气质,很脱俗,让人感到尊敬。而且茶道是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懂茶,应该在全世界普及到我们的茶文化。
一个爱喝茶的人气质会不一样你信吗?
我不信,爱喝茶和不爱喝茶有什么区别吗?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气质,反正我非常不喜欢喝茶,我们没有喝茶的习惯,倒是我孩子他爸他们从小旧就是喝茶长大的,我没有看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气质,气质这个东西可跟喝不喝茶没有关系的。
我孩子他爸他们一家人都爱喝茶,应该说他们那个地方喝茶是一种习惯,他们从来不爱喝白开水,就喜欢喝茶,每一次饭后必喝一杯茶,对于他们来说茶就是我们平时喝的水。他们那边都是有客人进家门就一喝茶为主,每时每刻炉子上都有茶壶,还专门拿几个保温瓶来装茶水,老老少少都是喝茶,包括小婴儿需要喝水都是直接给他茶放进奶瓶就喝,我后来去了说六岁一下孩子不能喝茶,但是他们不相信,他们觉得他们每一代都是这么长大的,古老古代都爱喝茶,可我没有看出来他们那里的人气质有什么不一样啊!
在我的老家那边就没有喝茶的习惯,茶叶只是放着 家里有远方来客的时候给客人喝的,我们那里的人不是不会喝茶,而是完全没有这个习惯,我们就和白水,天然的山泉,随时渴了随时喝,白水可不像茶水那么苦涩不好喝,反正我不喜欢喝茶,我的老家的人们都不喜欢喝茶。我们那边的习惯是进门的客人通常都是一大碗白酒,反正家家户户都是这种习惯,所以平时串门的时候就都是一进门主人家就开始拿碗倒酒,然后一人端一个大碗,边喝酒边聊天,等到吃饭时间就做几个小菜,上了餐桌后继续喝酒,不留下吃饭的就喝一碗或许两碗酒就走了,要喝水的话家里放了一大个水缸,想和多少自己去取,就是这么的方便、豁达。
我非常不习惯孩子他爸他们家那边扭扭捏捏的人,有人进门拿个小杯子倒一杯茶慢慢的在那里摇啊晃啊,然后跟喝不下去似的慢慢的在那里小口小口的尝。他来到我家这边的时候也不喜欢我们这边的习惯,他喝惯茶了,在他们家随时保温瓶里面都有茶可喝,我们没有喝茶习惯所以最多是泡一杯放在那里,然后就忘记有人要一直喝茶了,等他再想喝的时候需要到处找茶叶再烧水再泡茶,我们的习惯就是喝酒,他最害怕的就是喝酒,所以他不喜欢我这边的习惯,我也不喜欢他家那边的习惯,但是不论如果,喝酒的也好,喝茶的也罢,我没有看出哪里又不一样的气质。
我反而觉得喝酒的才可爱呢!动不动小脸就红扑扑的,平时精于算计又带着面具做人的人,喝两口酒之后,整个人看上去都变得真实友善了,这样多好啊
给我一千万,我也不信;我只相信,喝茶的人,满口黄牙。如果是说懂茶道,会茶艺的人气质不一样,那我可能会相信。
老一辈的人都喜欢喝茶,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低产阶级,老板,商人还是农民等大部分人家都能找到一副茶具,吃完饭喝一口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当喝茶就像是饭后漱口水一样,这样子喝茶会与人的气质有什么关系呢?我想破一百个脑袋也想不出来
茶的品种也有三六九等,喝茶的方式也有三六九等,当漱口水一样喝茶,即使是再顶级的毛尖,你也只能喝出溪黄草的气质,但是如果我们把喝茶当作一门艺术,而且懂茶道,精茶艺,即使我们是一个农民,而且只喝得起绿茶,相信也能喝出毛尖的气质。
当然,我这里所理解气质不是什么优雅闲逸的书生气,而是说是对艺术的追求,并由此对其发自内心的尊崇。我不喝茶,也不懂茶,想想身边周围喝茶的人与不喝茶的气质没什么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喝茶的人不一定真正懂茶,相信大多数人只是把茶水当做漱口水。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喜欢喝茶,反而都喜欢上了喝咖啡,街上也到处是各种各样的咖啡店,茶室则是少得可怜,崇洋媚外呀…茶,是中国的传统之一,但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加以发扬光大,反而是日本的茶道闻名世界,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