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时钟时刻不停地往前走。时间(一定要是地方时,24小时制)除以2,得出的结果对准太阳的方向.此时,6:00即正北,12:00是正南,9:00为东,3:00为西。
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
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它的指针总是从左向右走。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时钟的发明说起。
在很久以前,世界上是没有时钟的。后来,我国发明了一种叫做曰晷的计时仪器,它利用曰影的变化来测量时间。曰晷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
当太阳光照在曰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由于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的影子也就跟着由东向西移动。现在的时钟,是借鉴了曰晷的原理制造出来的,所以它的指针也就从左向右走了。
将手表放平,以时针所指时数(每日24小时计时制)折半的位置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应以折半的位置“4”和“5”之间对准太阳;下午2时(14时)40分,应以7时20分对准太阳。为便于判定,可在时数折半的位置垂直竖立一细棍或细针,使其阴影通过表盘中心。判定时,应以当地时间为准。
一般来说,在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时在正南方,18时左右在西方。根据这一规律,便可以利用手表根据太阳概略判定方向。
方法是:将手表放平,以时针所指时数(每日24小时计时制)折半的位置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应以折半的位置“4”和“5”之间对准太阳;下午2时(14时)40分,应以7时20分对准太阳。为便于判定,可在时数折半的位置垂直竖立一细棍或细针,使其阴影通过表盘中心。判定时,应以当地时间为准。
注意:此方法在北纬23度30分以南地区,夏季太阳垂直照射,不便使用。(即赤道及南半球地区不能使用)
看不见太阳的情况下(北半球):
1、植被:枝叶旺盛为南,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
2、锯开的木桩:年轮较疏的为南面、北面密。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3、房屋的座落及朝向:国内民房大多为背北朝南,安徽的徽州正好相反;
4、利用一根直木棍及太阳来判定方位。主法是:用一根直杆(直木棍),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直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直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5、夜间判定方向:北极星是正北天空中一颗较亮的恒星,夜间找到了北极星就找到了正北方。
6、积雪的融化 积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
全世界时钟指针都是一样的,参照时钟指针旋转方向,人们提出顺时针与逆时针概念。顺时针为从左向右,逆时针则反之。
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