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这座楼阁在后来的日子里,几经兴废,唐代初建时的样子已经再也看不见了,后来重建的楼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
台座以上的主阁是根据“明三暗七”的形式而建造的,为此,人们在外面只看得到三层,而里面却有七层,三层明层,三层暗层,再加一层设备层。
楼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4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
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踏步为花岗石打凿而成,墙体外贴江西星子地区产的金星青石。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
长廊北端为四角重檐“挹翠”亭,长廊南端为四角重檐“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从天上向下俯瞰,滕王阁则有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