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什么?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这个定义揭示了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及社会性等四个基本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包括动力、特征、调节等子系统,是由能力、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等各种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成分在人格系统中密切联系,协调运作,表现出生机蓬勃的整体的人。人格的整体性丧失,个人心理的和谐统一性受到破坏,就会出现自我调节不良,社会适应力差,亦即个人心理和谐及其个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打破,便可能出现各种疾病,甚至变态。比如一个脆弱的人受到重创,可能对社会产生仇恨或惧怕等情绪,就会给人格造成某些缺陷造成。
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具有跨时空的持续一致性,它经常地、一贯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上,表现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乃至明天的我在不同情境下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展示稳定的自我。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人格的发展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随着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实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完整地说,人格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比如一个人善良的本性不变,同时又学到好多美好的品行,不断完善自己,终究培养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眼中的“圣贤人格”。
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的整合。不同的人,其人格构成的内容和结构具有其独特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人。人格的独特性源于个人先天的生理基础和人格形成发展的环境的差异,及这些因素其作用内容、程度的差异。人格的独特性中也包含着人格的共性。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人格特征。因此,人格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辩证统一。豪放的李白、沉郁的杜甫、旷达的苏轼,这些历史人物,他们各有特点,从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强烈痕迹。
人格又称个性。
特点: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本质: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