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源!

2025-04-11 15:42: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每个项目开发总是有成本的,公司里面,哪怕是最最小的一个项目,预算下来,也要万元以上。 看看软件的价值链,首先看一下上世纪的情况。某个公司投资开发某个软件,然后软件开发完成,推向市场,用户拿钱购买,用户使用。这里的价值经过了二次转移,一次是公司的钱到软件产品,一次是软件产品转换成钱,由用户交给公司(这里不考虑代理商)。这两年的价值链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原来价值链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这一步。也就是用户购买到软件后,由于软件现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户已经不能独自处理软件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情况,所以,需要一些外部的帮助或者招聘专业的技术人员,我们抛开招聘技术人员,单看外部帮助。这里的价值是寄托在一个软件上的增值,也就是说,用户除支付完软件本身的价值外,还需要支付外部帮助所带来的费用,这些费用就是现今所谓的服务费用。 从全局看一下当前的软件价值链,可以发现,这里有明显的二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实现软件本身的价值,这一步开发软件的公司实现了价值增值,第二阶段是软件相关服务所实现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可以看成与软件原开发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是依托于软件而生的,是任何其它公司都可以去实现的。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看现今在两个阶段分别实现价值的典型公司。 微软:虽然微软现在也强调服务,但是它本身还没有从软件开发公司转型到一个软件服务公司,再说,如果微软不开发软件了,那电脑世界真是要平淡许多了。所以,在经后的很长时间内,它还是会主营软件的研发。它就是在第一阶段实现价值的典型公司,软件由它开发出来后,通过适当的营销渠道到用户手中,用户支付软件的价值给它。企业本身实现价值增值,微软正是凭借这一步实现了几百亿美元的资产。 IBM:IBM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虽然它的硬件销售比软件销售厉害得多,但至少一直在上世纪未,它一直是世界上生产和销售软件最多的公司。但IBM从没真正成为一个软件公司,IBM从来都被认为对软件都是玩玩的。但自从郭士纳掌管IBM后,公司软件方面的业务迅速转型,由开发软件转变为以软件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它看中的就是要实现第二阶段价值。虽然它也开发软件,比如属于主要业务的中间件,但它可以被认为是第二阶段实现价值的典型代表。 开源实质:现在可以清楚的看到为什么象IBM,ORACLE等大型公司支持开源,投钱进行开源社区,开源项目的开发与维护,其实质就是因为在它自身的业务模式上,软件开发并不是重点,或者说,哪家的软件可以让它很方便地实现第二阶段价值,它就会去支持它。现在的LINUX就属于这种情况,LINUX高性能、开源、难以掌握等特性,让它可以很容易实现第二阶段价值,而相比WINDOWS NT系列产品,易用,易掌握等特性制约了其实现第二阶段价值。由此可以看到,开源,技术人员与公司的理解是不同的,技术人员可以认为是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而大公司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再看看微软,为什么它不开源,或者只开放一些不痛不痒的软件源代码?难道GATE不明白这价值链中的奥秘吗?不是,其实GATE很早就提出服务的概念了。他只不过认为,现在还不是去实现第二阶段价值的时候,或者说企业转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或者说世界的软件产品还不能缺少微软开发的产品,或者是他明罢着让其它公司去实现第二阶段价值,因为微软向来是比较重视软件大环境的,没有这些公司的加入,配合,它也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资产,所以继续这样吧!等到软件产业到达在第一阶段已经不可能去实现价值增值而必须在第二阶段实现增值,那可以肯定,微软一定会公开它的产品的源代码,然后投入大精力实现第二阶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