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观后感

2025-04-10 10:27: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据说这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电影,看过后我好像并没有这种感觉。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部电影是永远不会在大陆上映的。

整部电影长达两个小时,我看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电影名称叫《发条橙》的含义。故事从一个名叫阿里斯的少年讲起,他带领自己的同伙三人每天在外游荡,进行各种暴力活动,偷窃,抢劫,甚至杀人,但每次阿里斯都能侥幸逃脱。直到他与自己的手下兄弟闹翻,有两人设计了一个抢劫陷阱,最终让阿里斯进了监狱。为了尽早出狱,阿里斯同意接收精神治疗,通过治疗,阿里斯被洗脑,遇见一切暴力和性的场面都会产生恶心,甚至由于意外导致他对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都感到生不如死。出狱后他变成了另一个人,受到欺负只能默默忍受,被父母抛弃,被以前的兄弟施虐。最终在贝多芬的乐曲中,他选择了跳楼,大难不死,躺在病床上居然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优待,同时也打破了被洗脑的状态,变成了正常人。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以暴力和洗脑为特点,看的时候明显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不过我想这部电影还能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其描写了对人性的摧残的后果,阿里斯这个实验品最终证明是不人道的,通过这样治疗的罪犯最终肯定也会像阿里斯那样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简直是一种比谋杀更卑劣的罪行。正如豆瓣上某人评论的那样: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依旧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的行为?抑或是作为一个“发条橙”任人支配而没有自己的主张?或者说人在社会体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看到这里,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影片取名《发条橙》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