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山西逐渐形成三种不同性质的邮政通信组织。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战时交通邮政;晋西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华邮政;太原为中心的日伪邮政。抗战胜利后又形成直到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之后,山西邮政事业始统一于人民邮政。这一时期,抗日根据地战时交通邮政,在发行党报、传递党的公文信件和书刊的基础上,逐步附带捎寄革命干部、战士私人信件,进而开始创办民邮,业务种类包括:信函类、新闻纸、印刷品、包裹、汇兑等,业务量增长很快。邮政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华邮政则除大清邮政所有业务继续开办外,邮政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先后开办了军事邮件及官电、保险信函、代售印花税票、邮政储金、邮转电报、国际保险信函、航空邮件、国际汇兑、航空汇票、电报汇票、代订刊物和代购书籍、简易人寿保险、国内报值挂号函件、特快包裹、国际航空包裹等业务。各项业务量变化较大,部分业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日伪邮政恢复开办了函件、包裹、汇兑等业务,并开办国际脆弱包裹业 务和代理国库业务,但由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且管辖区日益缩小,业务量都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