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服务行业企业比制造企业更容易接受六西格玛。因为服务企业的员工对六西格玛没有太多偏见。而制造企业的员工已经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管理改善方法,对流程也非常熟悉。如果向他们提出六西格玛,他们会说,“哦,又流行一个。”在服务行业就不会遇到这种反应,虽然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制造业的方法,我们是服务行业,六西格玛不适合我们。”但克服这种抵制,要比克服经历过太多管理变革的人的抵制更容易一些。一旦员工进行了尝试,他们就会发现其价值,只要是有价值的事物,企业自上而下都会竟相使用。摩托罗拉前任CEO Bob Galvin:“推行六西格玛之初没有重视其在非制造流程的应用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至少让我们落后了4年时间和50亿的改善机会。”
以下是实施六西格玛服务产品将为企业带来的好处:
一、统一服务标准
由于多数服务型流程或者服务行业企业缺乏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方法,因此常常导致流程存在于每个员工头脑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流程标准使得每个人的做事方法千差万别,最终导致服务质量的巨大波动,造成客户不满和企业业务损失。通过实施六西格玛服务产品的一个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通过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梳理,精简和优化,统一企业业务流程的操作标准,通过执行标准流程能够确保服务客户的流程质量控制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内。类似案例如麦当劳和肯德基,不论你喜欢与否,它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标准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二、提升客户满意度
由于企业所有业务流程的六西格玛值的定义都是根据客户需求而定的,没有客户需求就没有六西格玛值的定义。因此,实施六西格玛流程改进项目是开始于客户之声(Voice Of Customer)并且所有改善活动亦围绕VOC进行(让客户感受到六西格玛的好处!)。因此,由VOC开始实施六西格玛项目改善的企业,其管理,服务和产品的变化最终会被企业客户最直接最明显地感受到。从而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获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与此同时,客户忠诚度的提高也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个企业竞争力。
数据表明:美国公司的实践表明每提高客户忠诚度5%,取决于公司所在行业和自身的成本结构,公司的利润可以提高25%到80%。
三、帮助企业改善财务指标
纵览世界企业百年管理发展史,至今除了六西格玛,还没有一种管理方法能够如此的与财务指标密切相关。因为所有的六西格玛改善项目都要有明确量化的改进结果。因此,有人说六西格玛是老板的语言。这虽是句戏言,却的确道出了管理的真谛,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关注的东西――财务数字,它包含着几乎一切的内容。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大概”,听到的是“也许”,自己亲自做的是“差不多”的事情。含糊和弹性仿佛成为我们许多人工作的一种哲学。
作为企业老板的个体常常无法具体回答这样的问题:今年企业比去年增加或者减少的利润,有多少是因为新产品的原因?多少是因为市场策略的调整?多少是因为成本的降低?多少是因为增加了销售数量?多少是因为新的激励政策的影响?作为企业员工的个体常常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自己有多少时间精力是花在了直接产生业绩(收入)上?有多少时间精力花在了间接产生业绩上?又有多少花在了没有任何产出的事情上面?
当多种因素对结果构成影响的时候,如果不能将它们清晰的剥离,并且脉络清晰地一一分析它们的权重比例,企业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加谈不上如何改善管理。至于是到底是应该增加新品种,还是拓展渠道,或者加大市场经费的投入等等,只有“拍脑袋”决策了。
作为企业业务流程改善的六西格玛方法,最擅长之处正是追求量化,以数字和财务指标来分析,判断,改善和管理。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的过程中,每个绿带和黑带项目任务书都明确的标明项目改善后带来的财务回报。最后,企业的财务部门一齐参与六西格玛项目效果的评审,衡量其实际的财务收益,以数字说话。
举一个六西格玛任务书的简单例子,其财务指标明确注明:在该项目成功实施后,某类产品研发周期将降低3个月,节约150万美元。(至于直接节省的内容包括什么,节约的金额如何计算,改善的流程范围,改善项目的周期长短如何定义,如何测量等等全部采用六西格玛严谨,系统的工具和方法来计算。)
由于六西格玛提供的是一系列完善的流程突破性改善的工具和方法。其目标非常明确,帮助六西格玛项目成员选择适合的六西格玛项目,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不断改善,并且每个改善的项目都要分析和测量出其应该带来的财务回报。因此,六西格玛不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管理理论,它被通用电器,戴尔,霍尼维尔,花旗等众多成功实施的跨国企业称为“最佳管理实践”-“BEST PRACTICE”,这些跨国企业把对六西格玛的前期投入看作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花费。当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项目被成功完成后,巨大的财务回报表明,六西格玛其实不仅仅是用财务指标说话,更是通过改善财务指标来说话。
当然,相对复杂的六西格玛方法体系需要系统的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指导。但无论如何,如果企业的客户满意度,竞争力,以及所有改善项目都有明确量化的改进方向,而所有改进方向的结果都以明确的财务指标体现时,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企业未来的成功才会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四、帮助管理人员基于事实和数据来决策
企业业务流程的复杂性、人员的庞杂,以及组织内部沟通的低效导致大中型企业高管无法再靠拍脑袋做出正确的决策。六西格玛管理相信结果都是可以测量、改善并加以控制的。因此,在六西格玛对业务流程改造的过程中,六西格玛依赖于多种严谨的统计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依赖于事实和数据来对客户需求,流程的关键因素进行测量,提供给高层决策者和项目负责人真实准确的数据,保证了企业决策的高效性,准确性。
五、追求卓越运营服务的标准
百万分之三点四――六西格玛近乎完美的标准为企业业务流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长期,持续改进和提高的管理目标。而只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并被多家跨国企业实践证明成功的管理目标,比什么豪言壮语都更能凝聚组织士气,才会形成服务企业稳定地,锲而不舍地管理提升和带来持续不断的成功。真正实施六西格玛服务产品的企业应该意识到,追求六西格玛,不是一种形式,一种短期的运动,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是企业源源不断获得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客户忠诚度提高的过程。
六、提升全员参与服务的热情
六西格玛以客户需求出发,基于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管理思想,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职能部门的分工壁垒。六西格玛的实施不再是个人的主张,不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场企业整体流程的变革。实施六西格玛要激励和要求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员工的深度参与,由此贯通业务流程的相关领域,使企业整体业务无边界的流畅运转,进而实现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增加企业利润的财务目标。
七、帮助变革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通俗地说是企业中独特的做事的方式方法。影响企业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企业高层领导。不论企业领导个人的言行举止有多好或多糟,都会被企业员工全体所放大,形成企业整体的工作风气和行为准则。六西格玛的卓越管理哲学可以强化企业好的文化,变革不利于企业的风气。如:六西格玛强调通过运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和工具,对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而不是“拍脑袋”。当六西格玛成为企业通用的一种语言时,将从根本上消除了企业会议和决策争论中产生的“对人还是对事”的矛盾。
八、提升员工个人职业技能
六西格玛认为员工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六西格玛带给员工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员工不仅仅通过培训学到知识,而且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改善项目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完全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组织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另外,通过员工个人行为的改变,进而改变企业整体的文化氛围,从而使企业成为一个有自我学习能力的组织。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把六西格玛列入员工的基本职业技能中。
九、提升企业执行力
在管理当中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做正确的事,主要指战略层面。像开船一样,船的航向都偏了,走的再好也没有用。还有一个是正确地做事。强调执行。比如知道开船的方向后,能够使这条船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的。六西格玛管理法则把这两种概念整合到了一起,即,如何将正确的事情做好。这个既是战略方面也是执行方面的要求,其中牵涉到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现阶段往往更擅长制定战略,而在执行力方面欠缺有效的方法,六西格玛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帮助企业系统提升企业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