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现代用于影视剧时提到“杀青”,是一部影视作品完成了前期的拍摄工作,开始步入到后期制作阶段的说法。
现代通俗的解释有两种:
1、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叫做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2、绿茶加工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
【读音】shā qīng
【出自】汉代·刘向的《战国策叙》:“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立以杀青。”
【近义词】
1、完成 [ wán chéng ] 按照预期的目的结束。
2、告终 [ gào zhōng ] 宣告结束。
【造句】
1、1984年网带式杀青机试制取得初步成功.
2、对名优茶杀青叶进行冷冻存贮,研究其贮藏中主要生化成份、香气等的变化。
3、介绍了青岛地区崂山绿茶的加工技术,包括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等详细过程。
4、在杀青晚会上,在辛苦的拍摄过后,我终于可以休息了.
5、结果表明,芦笋汁加工过程中以杀青和杀菌阶段的营养损失最大。
杀青:平时人们在将要做完一件事情时,说成这件事情快要“杀青”了。这里的杀青也和古代的书写有关。据说在古代,著书时草稿往往先写在青竹的表皮上,青竹的表皮比较光滑,要修改容易将原来的字迹擦掉。待定稿后,将竹子刮去青皮,露出竹白,将字写在竹白上,字迹吃入竹白不容易磨灭。“杀”字的意思是削、刮,所以后来人们习惯称著书定稿为杀青,也就是一部戏拍摄完成。
电影杀青是指电影的拍摄阶段已经完成,然后准备进入后期的制作阶段,对于演员来说也也是他们的工作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