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前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

2025-04-19 01:05: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诚宜开张圣听;
  ②昭平明之理
  ③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④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⑤亲贤臣,远小人;
  ⑥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这些建议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国内政事,北伐之举.
  从写作背景上看,“修明政治”是早就提出的治国策略,现在重新提出,目的在于为出师伐魏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北伐无后顾之忧.诸葛亮此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影响,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北伐.
  (3)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3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条建议的核心是亲贤远佞.
  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在打开忠谏之路的前提下,谈执法“平明”,先总提后分述,扣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帏、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府中之事,向向宠请教.最后提出亲贤远佞.三项建议,既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能否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亲贤远佞,亲贤远佞的思想是贯穿全篇的.
  3.理清全文思路,指导背诵.
  师生一同梳理全文思路,多媒体显示本文词语提纲,内容如下:
  (1)形势危急——大臣表现——开张圣听
  (2)赏罚严明
  第一部分 宫中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4)荐贤臣
  营中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 提建议——亲贤远佞(先汉兴隆,后汉倾颓)
  (6)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第二部分 报先帝,忠陛下
  (7)展望雄图——表示伐魏决心
  请命出师——表决心
  第三部分(8) 用贤臣——兴德之言
  叮嘱陛下——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第四部分(9)临表拜别

回答2:

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建议刘禅要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