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波长的电磁波能干涉光吗

2025-04-15 16:03:0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不能,发生干涉的必然是两束波长相同的光。
干涉的条件
参见:叠加原理及相干性
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发生重叠时,重叠范围内介质的质点同时受到两个波的作用。若波的振幅不大,此时重叠范围内介质质点的振动位移等于各别波动所造成位移的矢量和,这称为波的叠加原理。若两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时抵达同一地点,称两波在该点同相,干涉波会产生最大的振幅,称为相长干涉(建设性干涉);若两波之一的波峰与另一波的波谷同时抵达同一地点,称两波在该点反相,干涉波会产生最小的振幅,称为相消干涉(摧毁性干涉)。
理论上,两列无限长的单色波的叠加总是能产生干涉,但实际物理模型中产生的波列不可能是无限长的,并从波产生的微观机理来看,波的振幅和相位都存在有随机涨落,从而现实中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单色波。例如太阳所发出的光波来源于光球层的电子与氢原子的相互作用,每一次作用的时间都在10秒的量级,则对于两次发生时间间隔较远所产生的波列而言,它们无法彼此发生干涉。基于这个原因,可以认为太阳是由很多互不相干的点光源组成的扩展光源。从而,太阳光具有非常宽的频域,其振幅和相位都存在着快速的随机涨落,通常的物理仪器无法跟踪探测到变化如此之快的涨落,因而我们无法通过太阳光观测到光波的干涉。类似地,对于来自不同光源的两列光波,如果这两列波的振幅和相位涨落都是彼此不相关的,我们称这两列波不具有相干性。相反,如果两列光波来自同一点光源,则这两列波的涨落一般是彼此相关的,此时这两列波是完全相干的。
如要从单一的不相干波源产生相干的两列波,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称为波前分割法,即对于几何尺寸足够小的波源,让它产生的波列通过并排放置的狭缝,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这些在波前上产生的子波是彼此相干的;另一种成为波幅分割法,用半透射、半反射的半镀银镜,可以将光波一分为二,制造出透射波与反射波。如此产生的反射波和透射波来自于同一波源,并具有很高的相干性,这种方法对于扩展波源同样适用。

回答2:

光是我们能用肉眼识别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当其他的电磁波叠加上来时,整体发生了变化,但是肉眼只接受了固定频率的电磁波。
也就是说,实际上干涉了,但是人眼感觉不出来,使用设备就可以捕捉到收到干涉后的波形,最后解析出所有频率的电磁波。

回答3:

不能
因为光比较特殊,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简单说就是光既具有波动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
其它的电磁波,只是单纯的电磁波,没有波粒二象性,无法干涉光波

回答4:

波产生干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源)的频率以及振动方向必须相同并且有固定的相位差。
从这个必要条件来看,其他波长的电磁波与光波的频率不同,所以不能干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