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翻白草

什么是翻白草
2025-04-06 01:11:2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翻白草   翻白草 属蔷薇科植物。《救荒本草》名鸡腿根,《野菜谱》称天藕,江苏也叫鸡腿苗,白鸡腿。中国各地野生。生、熟食均可,并供药用。   性味: 甘、微苫、平,无毒。   成分: 根含鞍质、黄酮类。   亚翻白草   功用: 清热,解毒,止痢止血。可治妇女赤白带和月经过多症。经监床验证,本品对糖尿病有治疗功效   [妇女崩中下血 (包括子宫功能性出血)]   翻白草30克,切碎,加黄酒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赤白痢疾 (包括阿米巴痢疾)]   翻白草6~24克,甘草、赤芍各6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无名肿毒、下肢溃疡]   全草带根煎浓汤,熏洗患部,一日2~3次。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多分枝,下端肥厚成纺锤状。茎上升向外倾斜,多分枝,表面具白色卷绒毛。基生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茎生叶小,为三出复叶,顶端叶近无柄,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6厘米,宽0.7~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稍有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托叶披针形或卵形,亦被白绵毛。花黄色,聚伞状排列;萼绿色,宿存,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副萼线形,内面光滑,外而均被白色绵毛;花瓣5,倒心形,凹头;雄蕊和雌蕊多数,子房卵形而扁,花柱侧生,乳白色,柱头小,淡紫色。瘦果卵形,淡黄色,光滑,脐部稍有薄翅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翻白草   生长于丘陵山地、路旁和畦埂上。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别名】鸡腿根、鸡腿子、白头翁[广西、福建]、叶下白、郁苏参、鸡爪参、土洋参[湖南]   【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白带;外用治创伤,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翻白草   (《救荒本草》)   【异名】鸡腿儿(《救荒本草》),天藕儿(《野菜谱》),湖鸡腿(《纲目》),鸡脚草、鸡距草(《草木便方》),乌皮浮儿、觭角草(《植物名汇》),土菜、茯苓草(《现代实用中药》),郁苏参、土人参(《福建民间草药》),金线吊葫芦、鸭脚参、细沙扭(《广西中药志》),鸡脚爪(《四川中药志》),野鸡坝、兰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湖南药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翻白草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多分枝,下端肥厚成纺锤状。茎上升向外倾斜,多分枝,表面具白色卷绒毛。基生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茎生叶小,为三出复叶,顶端叶近无柄,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6厘米,宽0.7~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稍有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托叶披针形或卵形,亦被白绵毛。花黄色,聚伞状排列;萼绿色,宿存,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副萼线形,内面光滑,外而均被白色绵毛;花瓣5,倒心形,凹头;雄蕊和雌蕊多数,子房卵形而扁,花柱侧生,乳白色,柱头小,淡紫色。瘦果卵形,淡黄色,光滑,脐部稍有薄翅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丘陵山地、路旁和畦埂上。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收。未开花前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药材】干燥的带根全草,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有时分歧,长约5~8厘米,表面暗棕红色,扭曲而皱缩,栓皮无剥落痕。无明显的茎。叶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两两对生,长椭圆形,具短柄,顶端1枚较大,向下逐渐变小,皱缩,多从中脉向内对折,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白色;密布毛茸,边缘具粗锯齿。根头部及叶柄均被白色毛茸。质稍脆,易碎。气微臭,味涩。以无花茎、色灰白、无杂质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主产河北、安徽等地。   东北、华北等部分地区尚有以同属植物委陵菜(参见"委陵菜"条)的全草作翻白草使用。新疆系用亚洲委陵菜,西藏系用亮叶委陵菜(参见"管仲"条)作翻白草。   【化学成分】根含鞣质及黄酮类。   【性味】甘苦,平。   ①《救荒本草》:"味甜。"   ②《纲目》:"甘微苦,平,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痢疾,疟疾,肺痈,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痈肿,疮癣,瘰疬结核。   ①《纲目》:"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   ②《本草原始》:"主无名肿毒,疔毒疥癞,臁疮溃烂。"   ③《草木便方》:"清利肠胃,除风湿。治赤白久痢成疳,涂恶犬咬伤。"   ④《福建民间草药》:"去瘀生新,散郁止血。"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红崩。"   ⑥《广西中药志》:"根:治产后脚软,流产。叶:可驱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浓煎,一日分二至三次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纲目》)   ③治肺痈:鲜翻白草根一两,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钱。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咳嗽:翻白草根。煮猪肺食。(《湖南药物志》)   ⑤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嚼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纲目》)   ⑦治崩中下血: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大便下血:翻白草根-两五钱,猪大肠不拘量。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及肠同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创伤出血:新翻白草叶。揉碎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血友病:鲜翻白草二至三两。煎汤服,每天一剂。同时将鲜草捣烂,外敷出血处。(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脾胃虚弱白带:翻白草配浮萍参、鸡屎藤、隔山撬、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荞头、仙鹤草。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⑿治腮腺炎:翻白草干根,用烧酒磨汁涂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⒀治疔毒初起,不拘已或未成:韶白草十科,酒煎服。(《纲目》)   ⒁治臁疮溃烂:翻白草(洗)。每用一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效。(《保寿堂经验方》)   ⒂治浑身疥癣: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纲目》)   【临床应用】治疗颈淋巴结结核   取翻白草全草1.5~2两,用黄酒1.5斤(不善饮者可减量)浸泡1昼夜,隔汤炖1小时许,以无酒味为度,加红糖适量,1次或分数次1日服完。每日或隔日1剂,15剂为一疗程,必要时停药5天后继续服第二疗程。治疗11例,绝大部分为用链霉素及其他抗痨药物治疗无效者。服药l~2疗程后,8例颈淋巴结周围炎症消退,肿块消失;2例周围炎症减轻,肿块缩小;1例无效。

回答2:

翻白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锥状、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向下渐次变小,小叶狭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5毫,茎生叶1-2,有掌状3-5小叶;花梗长1-2.5厘米,外被绵毛;花直径1-2厘米;瘦果近肾形,宽约1毫米,光滑。花果期5-9月。 可作药用,一般生长于低丘山坡草地或疏林下草丛中,主产山东、辽宁、安徽。全草皆可入药,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可治疗痢疾、腹泻、白带、疟疾、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回答3:

论中药翻白草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诸多问题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在网上有了中药翻白草对治疗二型糖尿病的方剂,下面我就把详细的疗效和翻白草的相关信息在这了阐述一下,望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仔细的读完,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1、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所谓的"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液结构平衡被破坏,血中胰岛素效力相对减弱,经过体内反馈系统的启动,首先累及胰岛,使之长期超负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再继续下去,就像强迫一个带病的人干活一样,最终累死。可以这样的形容,糖尿病其实就是不立刻死去的癌症。目前,生活的优越,社会的压力等诸多原因使得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患者的人群在年轻化,更值得强调的是大部分患者是部门领导或是企业老板,也就是说这个病和有钱的多少有点联系,所以有人称糖尿病是富贵病。

2、 翻白草对二型糖尿病的作用和用法

翻白草的研究进展
2010年04月01日 21:29:47 Thursday 53
作者:王晶,马桔云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81) 黑龙江省医药工业研究所(150081)
【摘要】 翻白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本文对近年来翻白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翻白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翻白草,又名鸡腿儿、鸡腿根、鸡脚草、鸭脚参、白背叶、反白蒿子、叶下白,始载于《救荒本草》,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的带根全草。性平、味甘、微苦。具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功效。主治吐血、咳血、下血、妇女血崩、痢疾、疟疾、疔疮肿毒〔1〕等。近年来其在中国传统的医药典籍和各国民间都有广泛的用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翻白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止泻、免疫抑制〔2〕、降血糖和抗肿瘤作用〔3〕。本文对其基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概况进行综述。
1 药材来源及植物形态
1.1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torBunge的干燥全草〔4〕。
1.2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15~30 cm。上部多分枝。根肥厚,纺缍形或窄圆锥形,数条簇生。羽状复叶,小叶3片,长圆形,边缘具钝齿,叶背面密被白色长绵毛,基部有膜质托叶。夏日抽出花葶,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裂,宿存,副萼片线形而小;花瓣5,黄色,三角状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花药黄色;雌蕊多数,聚生,花柱侧生,柱头小,淡紫色。瘦果卵形,光滑,淡黄色〔5〕。
2 化学成分

2.1 黄酮类
翻白草中所含的黄酮主要是芹菜素-6-C-阿拉伯吡喃糖基-8-C-葡萄吡喃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柯伊利素,槲皮素,蒺藜黄酮苷,金丝桃苷,金合欢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对羟基桂皮酰基)-吡喃葡萄糖苷〔6〕。翻白草中的降血糖等活性多与这一类化合物有关。
2.2 萜类和甾体
薛培凤等从翻白草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euscaphic acid(蔷薇酸)、委陵菜酸、胡萝卜苷、β-谷甾醇〔7〕。 2.3 多酚类 翻白草中还含有大量的鞣质,如儿茶素、没食子酚儿茶素〔8〕、鞣花酸、3,3'-二甲基鞣花酸、3,3',4'-三甲基鞣花酸〔9〕、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吡喃糖苷。这类化合物可能是翻白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10〕。 另外,翻白草还含有多种其它成分如:腺苷、壬二酸、多萜醇、多糖、SOD酶等。

3 药理作用

3.1 降血糖作用 洪花〔11〕等观察翻白草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结果显示翻白草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胰岛β细胞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可以降低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
翻白草的使用方法

翻白草一天的药量,根据你的血糖指数定。轻的一天15克左右,高的可以达到20至30克。
不要像熬中药样的。但又区别泡茶,泡翻白草效果不太好,汁难出来。正确的方法是配合中药的地骨皮、桑叶按3:2:1的比例,烧开水,用纱布装好冲洗干净,冷水时放入水中烧,水一开就可以喝。
翻白草和地骨皮具有清热解毒、滤尿的功能,桑叶可以改善口感,所以,一天要求你多喝,一般一天要喝两壶(电热壶,宾馆用的那种),大概要5斤水。翻白草茶喝了之后,尿多,通过排尿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一天的药可以煮开水两壶(电热壶),大概有5至斤水。

3、用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误区

勿将委陵菜混作翻白草治疗糖尿病
翻白草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救荒本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的干燥全草,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消肿.近年来文献报道,翻白草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1-3],这些信息使民间糖尿病患者大量自购翻白草代茶饮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曾出现翻白草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及全身奇痒、口唇肿胀、皮疹等过敏反应[4],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故对此地区翻白草的品种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所用翻白草是委陵菜.委陵菜别名翻白草、白头翁、痢疾草等,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chinensis Ser.的干燥全草.目前商品翻白草的使用情况仍很混乱,《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1986年版虽已对委陵菜混作翻白草药用情况予以了纠正,在此,笔者将两药的性状、成分、性味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比较如下,以提醒糖尿病患者和药品质量管理部门注意.
作 者: 张萍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药剂科,北京,100050
刊 名: 中国中药杂志 ISTIC PKU
英文刊名: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卷(期): 2004 29(8)

综上所示,可以这样总结:

委陵菜;别名也叫翻白草,在一些中药方剂中等同真的翻白草入药,属替代药,主治疥疮等皮肤病,对糖尿病没有疗效,长期的误食会引起酮中毒或肾衰竭的严重后果。

翻白草;是同委陵菜同属的植物样子与委陵菜不容易区分,上面已有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今年来对其研究和临床的观察,初步的确认它对二型糖尿病确实有一定的疗效。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