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脉 (梵语:hima alaya,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
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一个影响空气和水的大循环系统的气候大分界线,对于南面的印度次大陆和北面的中亚高地的气象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位置和令人惊叹的高度,大喜马拉雅山脉在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大陆冷空气流入印度,同时迫使(带雨的)西南季风在穿越山脉向北移动之前捐弃自己的大部水分,从而造成印度一侧的巨大降水量(雨雪兼有)和西藏的干燥状况。南坡年平均降雨量因地而异,在西喜马拉雅的西姆拉(Shimla)和马苏里(Mussoorie)为2米,在东喜马拉雅的大吉岭则达4米。而在大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在诸如印度河谷的查谟和喀什米尔地带的斯卡都(Skardu)、吉尔吉特(Gilgit)和列城(Leh),只有0.1~0.2米的降雨量。
当地地形和位置决定气象的变化,不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不同地方气候不齐,甚至就是在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也有差异。例如,马苏里城在面对台拉登的马苏里山脉之巅,高度约为1859米,由于这一有利位置,年降雨量为2.337米,而西姆拉城在其西北一系列高度为1 848.9米的山岭之后约145千米的地方,记录到的年降雨量为1.575米。东喜马拉雅山脉比西喜马拉雅山脉纬度低,较为温暖;记录到的最低温度在西姆拉,为-25℃。5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在大吉岭1945米的高度记录到的是11℃。同月,在邻珠穆朗玛峰近5029米的高度,最低温度约为-8℃;在5944米,气温降到-22℃,最低温度为-29℃;白天,在能避开时速超过161千米的强风的地区,即使在这样的高度,太阳也多是和煦温暖的。
一年四季,都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