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成本巨大,稳定性盈利艰难,体验难以保证。
一、成本问题
生鲜电商之所以是资本市场的风口,是因为大家都想要吃新鲜的东西,但是要怎么保证东西新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只要保证新鲜的话就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比如说在各个城市甚至各个小区去建造仓储,以此来保证都是新鲜,同时要有冰箱来保证东西是可以新鲜保存的。另外在人力上的投入也是很高的,比如说有些客户希望能够送货到家,并且还是新鲜的,有些客户希望取的时候是新鲜的,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成本上的投入。除此之外雇佣员工如何让商品保持新鲜,那就意味着商品必须能够最快速度到达用户所在的地区,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二、稳定盈利艰难
像每日优鲜为什么倒了?其实就是之前投钱投的太多,烧钱烧的太狠也很难回本。生鲜电商的客户群体虽然有这个需求,但是想要达到稳定性盈利是比较艰难的。比如说农产品每个季度的价格都会发生一些轻微的变化,更何况还要加工和再包装,在配送服务方面,虽然可以建立自配送的队伍,但是现在大家都会用到冷链物流,所以配送服务上面要花更多的钱。而且市场上的竞争者开始凸显,不止每日优先在做,美团也在做,盒马也在做,所以烧钱只会越烧越狠。
三、无法保证体验
客户想要有好的体验就意味着生鲜电商必须盈利,必须有强大的供应链系统来支撑,没有供应链的话想要保证生鲜这两个字都非常困难。在无法保证体验的情况下,客户难免会发生一些流失,并且线下的实体商超其实也是竞争对手之一啊,因为很多人有去超市逛街买东西的习惯,对他们来说亲自挑选的声音才是最好的声音。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规模效应只能降低边际成本,却无法降低“硬成本”。传统零售是一个需要长期、稳定投入的“重活”“累活”,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固然能够提升其运营效率,但并不意味着能够替代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尤其是生鲜商品通常为非标产品,与一般消费品相比,保质期短、容易损耗,对物流基础设施、冷链装备等要求更高,生鲜电商普遍采用的前置仓模式建仓费用、人力成本等也很高。比如,有研究发现,前置仓模式下,每个订单的履约费用是传统中心仓电商的3倍左右、平台型电商的2倍左右、社区团购的6倍左右。
生鲜电商烧钱,是因为他在食物的运输和保存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和物力。
用户的粘度不算高,买菜时经常货比三家,而且硬成本摆在那里,是你烧钱也降不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