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025-04-08 02:23: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当代大学生的三大问题;周边人际关系;协作障碍;学业荒废;侵犯性享受观念。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人的精华,是国家的未来,大学 生活是学生们社会化的开始,是决定他们最终能否为 社会所用的关键。我们的大学生在几年的大学生活 中。会遇到一系列生活和思想上的困惑,能否走出这些 困惑,直接影响到他们几年大学生活的质量、学业的完 成以及大学校园的秩序。所以.上至政府下至普通家 庭都比较重视这些。 一、人际关系问题 学生们进人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人际关系 问题。对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此问题尤为 棘手。人际关系问题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一)周边人际关系紧张 人的生活环境有大小之分。对大学生来说,大环 境表现为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小环境即周边人际关 系。主要是指学生的朋友圈子。学生们进人大学后很 自然地会结交朋友。在交友初期,大学生们会展示自 己的许多美德。他们为朋友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 助,期望着友谊地久天长。但学生们为对方提供的关 心和帮助是和学生们自我中心主义紧密相连的。他们 在关心帮助他人时,无道理的要求朋友服从自己,和自 己保持一致。对方一旦违背则马上反目成仇。所以, 学生中“今天是朋友,明天是仇人”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哲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们周边关系紧张的 根源是:学生们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否认矛盾。<马克 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 包含着矛盾,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贯通 的关系;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存在着差异、对立、冲突。 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朋友双方其实是一种矛盾关 系。朋友双方也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一味地要求朋 友依赖你、帮助你、和你保持一致,不能容忍一点差异、 对立、斗争,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以这种标准去寻找 朋友结果只能是失败。大学生们在处理朋友关系时。 如果承认矛盾,意识到朋友双方存在差异、斗争性是符 合客观规律的,是正常的,学生们就能坦然面对朋友的 异议,平心静气地接受朋友与自己的不一致。这样。长 期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友谊顷刻间化为乌有的局面, 也就不会出现。大学生们的周边环境自然也就会保持 融洽。生活也就自然快乐起来。 (--)思想深处的协作障碍 现代大学生合作精神相当缺乏。尽管现在的学生 都很有才气,但如果要他们协作完成一件事却相当困 难。就合作完成任务而言,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怪圈: 合作开始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分工时,无休止争吵; 结局,事情不了了之,参与者散伙。由于结果总是不愉 快,许多学生因此对同学问的协作失去兴趣,他们甚至 逃避协作,钟情于孤独奋斗。协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 技巧。不消除这种障碍,学生们毕业后将难以融人社会 生活。要想取得成就难上加难。 从哲学角度分析,现代大学生出现这一思想问题, 源于他们认识不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认识不到联系 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 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内容中 有这样一个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认识领域,内部及相互之间 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纯粹孤立的人和事物是不 存在的。人类是因为重视联系、重视合作、重视运用群 体的力量,才成为地球的主宰。不懂得与他人合作,一 味地孤独奋斗在现今社会是很难成功的。逃避协作。 希望靠自我奋斗去完成社会赋予的职责,这种想法有 背社会发展规律。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 产生和发展。唯 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 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世界观决定历史观, 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 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人 生 价 值 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2)、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3)、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4)、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5)、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