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有何建议

2025-04-07 10:32: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其中政社分开就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办好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区自治功能,整合社区资源,拓展社区服务,扩大就业渠道的现实需要;是活跃社区文化,增强居民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建议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把培育扶持和有序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当前加强社会和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加快培育发展,加强规范管理,共同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完善政策,制定出台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文件。建议适时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培育重点、扶持方式、责任主体、经费来源、保障措施等内容。在培育的重点方面,我们建议根据社区社会组织的性质,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发展以下四类社区社会组织:一是有利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社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二是社区群众参与面广、具有群众基础的社区文化体育类社会组织;三是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服务于社区群众的社会组织;四是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就业的社会组织。在完善机制方面,我们建议一要开通登记绿色通道,采取备案与登记相结合的方式,降低门槛,将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合法管径,促进其发展;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等扶持机制,将相关项目扶持资金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引导和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三要强化分类管理,按照社区社会组织的性质、规模、业务范围、成员与服务对象的不同,加强分类指导与管理,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规范运作,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其既发展得好又管理得好。
(三)落实举措,加大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工作力度。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各个社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扶持对象和具体扶持措施,不断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布局。二要加强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尽可能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创建提供有益的咨询,创造必要的条件。三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方协同,努力在资金、场地、专业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学习苏州、南京等地做法,每年从福利彩票基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初创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通过政策宣传引导、活动吸引、典型带动等多种方式,招纳优秀人才、志愿者加入到社区社会组织中来。四要注重打造品牌特色。根据每个社区的不同情况,重点发展和培育一到两个社区社会组织,精心指导,在创特色品牌上下功夫,达到建一个示范点凝聚一批骨干,服务一方居民,营造一片和谐环境的目标。
(四)加强宣传,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通过市、区政府及部门网站、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和街道、社区宣传栏、宣传单等,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各类信息,包括有关政策规定、办事程序和已经登记的社会组织名称、住所、性质、宗旨、规模,以及开展重要活动、主要服务项目、年度工作报告、年检通过情况等予以及时披露,同时在新闻媒体上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让居民群众全面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情况,增强认同感和参与度,同时形成社会监督机制,为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