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2012年秋在我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高一、高二各12个班, 高一每班抽样调查月考化学倒数10人, 高二每班抽样调查上学期化学成绩倒数11人(其中1-4班每班9人), 主要面向学困生共调查高一、高二学生224人。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并对个别学困生进行了访谈。问卷内容从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以国内外的有关学困生研究理论为依据, 并参照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各种关于学困生的论著而编写设计, 涉及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心理素质 )和外因(社会、教师、家庭、教材等) 两个方面。研究技术上采取分层整群抽样, 每个年级抽取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学生问卷224份, 回收学生问卷224份, 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针对化学新课程学困生的现状, 通过观察、问卷、访谈, 初步确定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部分。内因有: 不良的学习动机; 缺乏化学学习兴趣;消极的学习态度; 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及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心理素质不佳, 缺乏自信; 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等。外因有: 高中化学新课程特征和学习任务仍然较重; 学校教育的缺陷以及家庭、社会环境不利因素; 教师的不对口教学方式和对学困生的忽视等。具体统计分析如下。
(一) 内部原因
1、学习动机不够端正。从表1 中可以看出, 仅有25.45%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且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动机是学习的动力, 拥有动力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 直到获得最后的成功。学习动机不端正, 缺乏学习热情, 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学习没有目标, 得过且过, 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学习化学的目的不明确, 不知如何学习, 也不感兴趣, 贪玩、好动、课堂上精神不集中, 偶尔学到一点知识, 只是一知半解, 未能全部掌握, 学习浮于表面, 对以后的学习产生障碍。还有29.46%的学生只为高考而学习化学, 长此以往, 产生疲惫心理; 有些学困生由于升学无望, 或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 认为读书无用。
表1 关于学习动机相关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
1、你为什么而读书
A、更好地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16.07%
B、为家人和自己有一个好将未来
79.46%
C、随便读读, 没什么想法
4.46%
2、你觉得学习化学有用吗
A、很有用, 与生活密切联系
68.30%
B、只是为了高考
29.46%
C、没什么用
2.23%
3、你心里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吗
A、有, 很明确
25.45%
B、有, 不很明确
66.96%
C、没有目标
7.59%
2、 学习化学的兴趣缺乏。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有约51%的人不太喜欢化学,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发现喜欢化学的人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经常阅读化学课外读物约有8.04%。关于个人兴趣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Schiefe le等人( 1992)的研究结果表明, 兴趣和成就之间的相关接近30%, 兴趣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高年级更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厌学。对于这一点, 加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因为48.21%学生还是喜欢化学实验的。
表2 关于化学学习兴趣问题的调查统计
4、 你喜欢化学吗
A、非常喜欢
13.84%
B、喜欢
35.80%
C、不喜欢
24.46%
D、偶尔有时喜欢
25.89%
5、你感觉做化学实验有趣吗
A、非常喜欢
43.30%
B、喜欢
48.21%
C、不喜欢
3.13%
D、一般, 有些害怕
4.91%
6、你有阅读化学课外读物吗
A、经常阅读
8.04%
B、很少阅读
60.27%
C、从不阅读
16.52%
D、老师要求才阅读
12.95%
2. 消极的学习态度与行为。
学习态度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 它受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C. 朗格( Lange)在他的一项实验中发现, 当被试者特别注意自己将要作出反应时, 其反应时间明显快于当他处于非注意状态下的反应时间。C. 朗格认为这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就是一种态度, 他支配着个人的记忆、判断、思考和选择。从上表中统计不难看出, 学生课堂上常处于学习态度的偏差,有约27.86%的同学有经常上课发呆或开小差的习惯, 而主动学习的学生不足20%。学习上不肯用功, 思想上不求上进, 只图安逸自在, 玩字当头, 混字领先。怕动脑筋, 缺乏吃苦精神, 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
表3 关于化学学习态度问题的调查统计
7、你会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吗
A、经常
8.93%
B、有时
52.68%
C、从不
16.07%
D、很少
21.43%
8、你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怎样
A、主动
16.07%
B、一般
60.71%
C、不主动
8.48%
D、不太主动
14.29%
9、你在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A、发呆或开小差
27.86%
B、以听老师讲为主
38.66%
C、常处于思考感受中
13.84%
D、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4.29%
10、对待化学作业的态度和方法
A、认真并独立完成
34.38%
B、认真并非独立完成
36.16%
C、很少做作业
12.05%
D、形式上的完成
16.07%
3、 不良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由表4统计结果可知, 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超过50% 的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许多刚进入高中后的学生, 还像初中那样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具体表现在: 学习无计划、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却分不清重点。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考上高中以后可以松一口气了, 学习变得被动,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学生勤动脑、预习、听、说、复习、检查、总结、勤动手、探究等。而学困生们一般都缺乏勤于动脑的习惯, 思维品质比较低; 听课时容易开 小差 , 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良好的听讲习惯; 缺乏细致的观察能力, 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 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 没有养成良好的说理习惯;做题时丢三落四, 错误百出, 没有养成仔细验算, 自觉检查的习惯。不良习惯的倾向性, 是造成学困生存在的关键因素。
表4 关于化学学习方法及习惯问题的调查统计
11、你在老师上课前预习教材吗
A、从不
8.48%
B、有时
41.96%
C、很少
31.25%
D、经常
12.50%
12、你有课上记录课堂笔记习惯吗
A、从不
6.25%
B、有时
30.36%
C、很少
17.41%
D、经常
39.29%
13、 你会在课后及时复习整理笔记吗
A、从不
10.71%
B、有时
35.27%
C、很少
37.50%
D、经常
12.05%
14、 课后对于化学, 你可以做到哪些
A、完成书上作业
43.75%
B、另外还完成配套练习
27.23%
C、只顾着玩, 忘了作业和复习
14.73%
D、完成作业并看课外书
8.48%
5. 缺乏学习化学的信心。由统计结果可知, 只有少部分学生( 15. 00% )充满自信, 而大部分学困生在多次失败面前逐渐形成了自卑心理, 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行, 没有出路, 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尔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且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有的学困生虽然有搞好学习的愿望, 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常常是三分钟 热度, 有始无终, 有目标无结果, 缺乏恒心。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化学很无聊、很枯燥, 情绪非常低落、沉闷, 心理上敏感, 脆弱, 易形成挫折感, 导致对自己学好化学缺乏自信心。
表5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相关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
15、你遇到化学难题,你一般怎么解决的
A、问老师
14.73%
B、问同学
50.45%
C、资料自主解决
19.20%
D、无所谓
9.82%
16、在化学学习上遭遇挫折, 你会怎么办
A、奋起直追
26.34%
B、会突然短暂地认真一段时间
50.45%
C、有些难过, 但不会有什么行动
7.14%
D、习惯了, 得过且过
9.38%
17、 你对自己学好化学有信心吗
A、充满信心
17.68%
B、一般
29.91%
C、没有信心
19.38%
D、有些信心
31.25%
18、 你在课后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如何
A、无话不谈
4.46%
B、经常谈心
5.36%
C、几乎没有
45.98%
D、很少沟通
34.38%
19、 你认为化学教师对你的学习了解吗
A、很了解
6.25%
B、比较了解
20.54%
C、不太了解
51.79%
D、很不了解
10.71%
20、 你的化学教师教学方式适合你的学习吗
A、很适合
18.75%
B、比较适合
40.63%
C、一般
23.21%
D、不是很适合
7.59%
( 二)外部原因
1、 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和学习任务仍然较重的因素。
首先,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要学好化学,理解和记忆缺一不可。理解了但没记住,或死记硬背但不理解,都不可能学好化学,也不可能考出好成绩。其次,化学学科的连贯性极强,一环紧扣一环,初中的化学没学好,基础极差,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方程式等根本不会写,高中学习课程大幅增加,化学的学习就更学不好了,基础没学好,后面就学不了,所以一旦形成某个薄弱知识点,后面的学习就很困难了。有些概念和理论的形成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 这进一步加重了学习的难度。化学概念和理论又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 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 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 容易导致认知中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许多化学知识游离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形成认知跨度。教学时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连续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积累, 比如使他们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导致学习的分化。
表6 关于家庭、社会、教师、教材等相关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
21、从以下家庭因素中,选出你认为对你化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影响因素
A、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而无法实现
53.13%
B、家庭其他成员过分溺爱
18.75%
C、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6.70%
D、、家庭学习环境差(父母关系不和、经常赌博、酗酒等)
9.38%
22、从以下社会因素中,选出你认为对你化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影响因素
A、大学生不包分配,就业难
35.27%
B、社会分配不公及“新的读书无用论”
37.50%
C、经常光顾网吧、录像厅以及观看不健康的影视、小说
7.59%
D、经常参与赌博,参与拉帮结派,结交一些不良朋友
9.38%
C、经常光顾网吧、录像厅以及观看不健康的影视、小说D、经常参与赌博,参与拉帮结派,结交一些不良朋友
0.89%
23、从以下教师因素中,选出你认为对你化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影响因素
A、教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16.52%
B、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当
27.68%
C、教师的业务能力低
14.29%
D、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公
23.66%
B、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当; D、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公
0.45%
24、从以下学校因素中选出你认为对你化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影响
A、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22.32%
B、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
44.20%
C、学校班额过大,教师无暇顾及个体学生
25.45%
D、学校频繁考试、排名
18.75%
B、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 C、学校班额过大,教师无暇顾及个体学生 D、学校频繁考试、排名
1.34%
A、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D、学校频繁考试、排名
2.23%
C、学校班额过大,教师无暇顾及个体学生 D、学校频繁考试、排名
3.13%
25、从以下因素中选出你认为对你化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影响
A、课程“繁、难、偏、旧”学习兴趣不高
44.20%
B、学习风气不正
22.77%
C、统一的教材、相同的进度、统一的评价要求
20.09%
D、学习资源单一,不符合自己的学习需要
19.64%
B、学习风气不正 C、统一的教材、相同的进度、统一的评价要求
0.89%
B、学习风气不正 D、学习资源单一,不符合自己的学习需要
0.45%
A、课程“繁、难、偏、旧”学习兴趣不高C、统一的教材、相同的进度、统一的评价要求
1.34%
A、课程“繁、难、偏、旧”学习兴趣不高 B、学习风气不正
0.89%
2、学校教育的缺陷, 家庭、社会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
由表6可知,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 给学生的压力普遍较大, 又有些学生缺少家长的关爱。父母干预过度或过分溺爱, 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放任自流或父母教育方式自相矛盾, 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等对学生学习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学校的教育目标过高, 追求拔尖教育; 教学方法的简单、陈旧、挫伤了学困生的转化。有的学生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变得贪图享乐、不思学习,甚至厌学逃学。有的学生父母经常吵架,使其心灵受到伤害;有些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管教;又或者跟着祖辈过,过分溺爱养成许多坏习惯。有的学生父母没什么文化,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这些学生在物质上比其他学生超前消费,手机、游戏机经常更新换代,课间不停地吃零食,穿戴打扮追求时尚向明星看齐。他们的心态是:我的成绩虽不好,但父母会用金钱为我铺路,帮我找好学校或好工作,只要我有头脑有关系有手段,就算书念不好也照样赚大钱。这些学生还经常嘲笑其他刻苦学习的学生,给他们泼冷水,所以他们的存在也给班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的学生家中学习环境恶劣,父母非但不给子女树立好榜样,还以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如抽烟、酗酒、打麻将,结果子女往往近墨者黑,同样胸无大志,无心学习,读书最多为了混个高中毕业证,将来和父辈一样找些零活做做。
3、教师的不对口教学方式和对学困生教育的忽视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渡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的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的教师因对新课标的要求把握不准,教学方法陈旧也是造成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调查发现,教师行为挫伤学生自尊心、教师辅导跟不上等也占有一定的原因。
从表5可知, 有60%左右的学生缺乏老师的关爱, 教师疏于感情投入, 忽视学生感情需要, 使学生个人情感方面出现障碍, 自我感觉化学学习常常失败, 有强烈的挫折感, 所以不愿学习化学, 在心理上对化学产生惧怕、回避。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 很多教师忽视化学基础知识教学, 更谈不上学法指导。特别是高中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时期, 有些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组织教学, 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对于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课堂的问题访谈,许多学生回答喜欢气氛活跃, 有趣生动, 幽默轻松, 师生互动, 动手实验的课堂。
高中化学的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生的一大难题。我校是位于天台县城区的一所普通高中,由于在招生时是县里三所重点高中优先招生,所以从比例上来说,学困生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为了使每一个学生既能顺利完成学业,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兼顾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提高高中教育的质量,因此做好学困生研究和转化的工作,意义重大。
二、成因分析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且需长期坚持的工作,它的背后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动力体系的支撑,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而我们的学生从高一开始,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初中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原因,化学基础薄弱,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感觉到学习化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更谈不上对化学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对以后的学习就产生巨大的障碍,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仅仅是为了高考而学习化学,长期以往的话,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疲惫感,在加上现在的高考体制改革下,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的同学在高考中由于成绩的关系,感觉升学无望,所以对化学等学科就更加不重视,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会考中都不能过关。这个是比较悲哀的一件事情。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感觉到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需要准确记忆要求记忆的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和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记住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然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将所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无计划,上课不知重点和难点是哪里,课后也就无从下手。这样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化学成绩越来越差,学习上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不足,态度上也就逐渐放弃了化学。
三、我们该怎么办
1.和学生讲清楚化学的学科特点,然后和他们一起探究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许多学生其实只知道他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但是却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去想过为什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出原因之所在,例如面对化学没有学好的“学困生”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他这一科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首先检查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有没有没记住,还有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能不能熟练应用,慢慢进行强化。在三个星期到一个月的实践内一般会有明显的进步,然后深化,在重复训练,学生渐渐也会认为化学是一门可以接受和学好的学科。
2.重视实验的力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实验具有鲜明,生动,新奇,有趣等特点,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喜欢实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吸引学困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们还可以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
3.与现实相结合,利用学生知道的现实常识来触动他们的神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苏教版中,有很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眼睛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盯着分数,而脱离了教学的真正目标,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忽视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际为基础,让学困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来对照所要学习的知识理论,再运用知识原理分析,达到学以致用,其乐无穷,触动他们更好的,也更想学好化学。这样一来,学困生听课精力就更集中了,学习效果更好,效率也更高了,既轻松学到了有趣的化学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化学应用能力。
4.课后多和差生交谈,增进和他们的感情,有利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平时课堂教学中多关心这些孩子,课内外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只要发现他一点进步或闪光点就给予表扬、奖励,以建立他们学习信心。
5.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必要时进行家访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实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有很多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显著提高。这说明只要深入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学困生进行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和方法指导,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引导学困生由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提高成绩,不断促进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