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业敏感性和脆弱性有何差异?

2025-04-06 20:12: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理论架构
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共同构建了明晰的相互依赖理论框架,在他们看来,“依赖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指的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当交往产生需要各方付出代价的相互影响时(这些影响并不必然是对等的),相互依赖便出现了”.也就是说,相互依赖是指强制力或者付出代价各方的相互影响.


为了深入说明相互依赖在政治领域的意义,讨论其与权力的关系,基欧汉和奈引入了敏感性与脆弱性两个概念,作为衡量相互依赖所包含的代价的尺度.所谓敏感性指的是“某政策框架内做出反应的程度,即一国变化导致另一国家发生有代价变化的速度有多快?所付出的代价多大?”,所描述的是一国承受来自外国的意想不到的变化的敏锐反应

回答2:

国际贸易经济产业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如,A方对B方的原料,B方对A方的制成品,可能表现出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都对对方的有关政策表现出某种敏感性,但由于双方依赖程度可能不同,各自的敏感程度也有异。
A方的有关政策若不利B方,就会暴露其脆弱性。又由于双方的应变能力不一,它们表现出的脆弱性也有差异。如果双方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同或接近,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呈对称情况,否则即呈不对称情况。

回答3:

生态脆弱性与敏感性概念相近,定义中有部分重叠,在此也将生态脆弱性概念提出讨论,以便区分概念。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生态过渡带(Eocotne)的探讨,之后许多学者在生态环境过渡带的基础上定义了生态脆弱性和脆弱生态环境。
生态脆弱性定义为: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相对于外界干扰所具有的敏感反应和自我恢复能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由此可见,敏感性是脆弱性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脆弱性是敏感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叠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