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青少年中常会有“不听话”,常与人尤其是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的现象存在。这种与常理相悖,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出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少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为寻求“科学”的根据。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有着根本区别,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
表现
1.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做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揣度、推测,以至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或加以尝试。
2.企图标新立异。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少年对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特异的生活经历导致逆反心理。比如,有的人多次受老师批评,便认为老师对自己心存偏见,产生严重逆反心理,做出冲撞老师等行为。
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当事人的言行往往与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他的行为,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而大声喝彩;对思想教育及遵纪守则消极抵触、蔑视对抗等。
自测
你是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供中学生测试)对下列题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1.你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
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3.如果父母再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厌烦吗?()
4.你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
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
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画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她)的要求去做?()
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吗?()
8.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
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
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快乐吗?()
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
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13.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
14.你喜欢搞一些使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
15.你是否觉得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小事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16.你蔑视权威吗?()
17.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怨恨吗?()
18.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19.你总是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去做事吗?()
20.对自己感到没有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好好去干吗?()
21.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
22.人们对你很不重视吗?()
23.一旦决定了干一件事,不管别人怎样阻止你,你也不会改变主意吗?()
24.你总是对老师表扬的同学感到反感,不想理那个同学吗?()
25.你喜欢干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学注意的事吗?()
26.当你被别人说得火冒三丈时,你就会偏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吗?()
27.你讨厌那些当班干部的同学吗?()
28.你认为上课时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令人开心吗?()
29.对伤了你的自尊心的人,你是否要给他添一些麻烦,让他感到你是不好惹的?()
30.越是禁止的东西,你越想方设法得到吗?()
测试分析
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将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0~9分,你的逆反心理很弱。这使你只做并且只喜欢做该做的事,而不去做不该做的。
10~20分,你存在一定的否定倾向。激动时你可能丧失理智,意气用事,有时会做一些不该做的傻事
21~30分,你有相当严重的逆反心理。你所想的和所干的总是与众不同,与习俗和规定不符。如果你不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不努力加以克服,你只能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独行者。
调适
?认识。不断地提高文化素养,因为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渠道。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人在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须提倡自我教育,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身行动,完善并造就自己。
?想象。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
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愚蠢。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停留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
当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起码也使我们的思维与对方同样狭隘。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自我调整。
此外,要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改善教育体制,扭转社会风气,青少年自身也要置身于社会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