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对曹操的影响

2025-04-09 00:35:3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曹操前期五大谋士:郭嘉、程昱、贾诩、荀彧、荀攸。对曹操统一白方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我个人认为城府最深的是贾诩,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是荀彧,沉着稳重的是程昱,随机应变的荀攸,当机立断,险兵制胜者当属郭嘉。可见郭嘉在曹操战绩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郭嘉,字郭嘉,颍川人士,人称“鬼才”,26岁出山,前期在袁绍帐下,但是通过他对袁绍的性格观察和会对当时形势的超越敏感,依然决定抛弃但是实力强大地袁绍集团,投奔实力弱小的曹操,而当他即将离开时对他的同帐谋士评价 袁绍是: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共计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足以可见郭嘉非等闲之辈,他对政治的超越敏感认为曹操是个好老板?最后也在曹操帐下职位是军师祭酒,曹操首席谋士,也尽显他的才华。而他最突出的一点险兵制胜使曹操在南征乌丸中大胜而归。官渡之战他提出袁绍的十大十败,大大鼓励了将军的气势,还为曹操出谋划策,使曹操在官渡之战尽显风头,一举成名,基本平定北方。下邳灭吕布之时荀攸都看出了胜机,劝谏曹操不能退兵,乘胜追击直取吕布等.而且在曹操敏觉刘备是自己的最大敌人,但又无用武之地时,而不知道怎么处理时郭嘉独柬不可杀刘备,也不可放刘备,他的主张是软禁刘备,让他永远无用武之地,这是解决刘备而又不沮四海之望的完全之策,可是曹操不听,如果当时曹操听他的话拿来赤壁之败,三国鼎立!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郭嘉的超人之才? 但是这个鬼才却在征乌桓时水土不伏病去世,赤壁之败后,曹操还叹息曰:“奉孝若在,孤何至于此”足以可知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连他都认如果郭嘉在他这场战争不会败。赤壁之战战败的很大个原因是郭嘉去世,孔明出山,这使曹操的实力下降,刘备的实力上升,当然不可避免的还有就是曹操在错误的时间下发动了错误的战争,而且连他都不明白他这次南下是只灭刘备,还是同时也灭孙权!但反过来说如果郭嘉在就会使他明确战争目的和战争形势,最重要的是可以出奇制胜,这可能是周瑜最害怕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郭嘉在,那么曹操很可能不会败于赤壁,一个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的人够周瑜好受的了? 注:诸葛亮和郭嘉有很多相似之初,才能也差不多,可惜历史就这么巧合,到底是诸葛亮躲避郭嘉,还是另有起因,为何偏偏在郭嘉死的当年,诸葛亮就立马出山,值得深思(前提:我认为诸葛亮出山是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两者同时成立。)

回答2:

郭嘉的死多曹操影响到底有多大??诚如操所言,若奉孝未死,赤壁之战未必败于孙刘之手
曹操赤壁之败有必然性,他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曹操在赤壁一战中失败的原因

‘赤壁之战’其实是一个不确切的说法。首先,‘火烧战船’一战的具体发生地点是在与赤壁隔长江而望的乌林。其次,‘火烧战船’魏吴‘荆襄战役’中的一场终结性的战斗。所以,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不应该仅仅看一个‘赤壁’。而要从整个‘荆襄战役’角度来看。

公元208年7月,曹魏军队开始集结,并向荆州进发。拉开了曹吴荆襄战役的序幕。
对于曹操出兵南犯的最初意图,我认为,应该不是为了占领东吴的地盘。如果分析双方当时的军事实力,可以看出,双方的实力相差并不是非常的悬殊。曹魏地区当时总人口只有300万而已,去除一半妇女,再去除一部分老弱病残。曹魏方青壮年男丁最多只有75万左右。还要去除各地必需的守军,后方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补充人员,曹操可以调用的军事力量不会超过30万。而且他也不可能把所有力量都投入到这次战役之中。所以,我个人估计,此次战役,曹操的军队顶多顶多不会超过20万。而东吴一方,据三国志,周瑜水军为三万,孙权手中还有一万精兵。总共四万。而且,曹操的北方兵卒不习水战,面对有长江天险的东吴,实力应该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因此,曹军当时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根据曹操‘不打无把握之战’的个性。他最初的意图,应该是占领荆襄一带,灭掉刘备的有生力量。然后训练水军,在准备充分以后再进行伐吴之战。根据后来的形式发展来看,这也是曹魏方当时最好的策略之一。
可为什么后来战局发展成魏吴双方直接对峙了呢?
这就是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误判形势。

诗曰:

纬地经天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
曹公深认真梁栋,兵败犹然想郭嘉!

回答3:

郭嘉是颍川人士,与荀彧,戏志才等人都是好友,戏志才投靠曹操后,他与荀彧先去袁绍营中,但看出袁绍不堪大任,所以离开,回乡隐居.戏志才死后,曹操的首席谋士空缺,荀彧推荐了程昱,但程昱却推荐了郭嘉,荀彧这才想起自己的好友,人称"鬼才"的郭奉孝.郭嘉来到曹营后,曹操与他畅谈良久,曹操说:"这才是真正可以辅佐我的人哪!"[“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也说:"这是值得我辅佐的人."[“真吾主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郭嘉在到曹营后,又推荐一位大才,刘晔.他在曹操军中屡出奇谋妙计,相关的有刘备投靠曹操之时,有人劝曹操杀掉刘备,但郭嘉独柬,:“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也就含笑同意,没有杀刘备,给刘备兵粮,让他去对付吕布去了.后来郭嘉出的谋策还有如对抗袁绍时的十胜十败说;下邳灭吕布之时,与荀攸一起,看出了胜机,劝谏曹操莫要退兵,直取吕布;刘备脱逃时,郭嘉等人听闻时,皆说:"备不可遣也",曹操方才追悔; 之后在官渡之战中,力主先灭刘备,后又预料孙策必然会被刺客所杀,又在官渡大胜后,出内讧之计,让曹军退却,果然袁家二子便自相残杀了起来,.灭了袁谭后,又出"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为掾属,使人心归附”的计策,曹操采纳,后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这里郭嘉的影响已经看得出来了. 他是怎么死的,现在一般公认:郭嘉小时候多病,父母给他食丹士所炼制的丹药,多含铅汞之毒,他一直服用,在成年也未曾停止,一般认为,这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曹操平定河北,征讨助袁家兄弟的乌丸之时,这位鬼才,终于陨落在了北地.年仅38岁.这一年,是个很有趣的年份,公元207年,郭嘉逝世,诸葛亮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