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轮纹病果实病斑均以皮孔为中心,初为水渍状浅褐色至红褐色圆形烂斑,在病斑扩大过程中逐渐形成浅褐色与红褐色至深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病斑组织软烂多汁,无特殊异味,前期不凹陷,后期稍显凹陷并从病斑中部开始逐渐产生散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防治:
1、清除病菌 清除病菌是防治轮纹病的关键和基础,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①刮除枝干病斑。
②枝干用药。休眠期喷施铲除性药剂,直接杀灭枝干表面越冬的病菌,可明显降低果园菌量。常用药剂有40%福美胂、95%精品索利巴尔、40%石硫合剂结晶、1~3
oBe石硫合剂等。
③清理枯死枝。
2.果实感病期药剂防治
从梨落花后开始,根据降雨情况及时喷药。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80%大生M-45、80%喷克。用药时要注意与防治黑星病相互配合,尽量考虑两种主要病害的兼治。
3.采收前喷药
生产中主栽培品种在采收前很少发病,病菌在皮孔周围潜伏,采收前使用1~3次高浓度的内吸性药剂,有可能铲除部分皮孔带菌,降低采收后的发病率。比较有效的配方是85%疫霜灵4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助杀或害立平1000倍液。
4.果实套袋 落花后喷1~3次80%大生M-45或80%喷克等,同时进行疏果、定果,定果后实行果实套袋,基本能够控制该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