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和存储虚拟化。
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
SDS 的全称是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字面意思直译就是软件定义存储。关于 SDS 的定义可以参考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ociation,SNIA),SINA 在 2013 正式把 软件定义存储(SDS) 列入研究对象。
SINA 对软件定义存储(SDS) 的定义是:一种具备服务管理接口的虚拟化存储。 SDS 包括存储池化的功能,并可通过服务管理接口定义存储池的数据服务特征。另外 SINA 还提出 软件定义存储(SDS) 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自动化程度高 – 通过简化管理,降低存储基础架构的运维开销
标准接口 – 支持 API 管理、发布和运维存储设备和服务
虚拟化数据路径 – 支持多种标准协议,允许应用通过块存储,文件存储或者对象存储接口写入数据
扩展性 – 存储架构具备无缝扩展规模的能力,扩展过程不影响可用性以及不会导致性能下降
透明度 – 存储应为用户提供管理和监控存储的可用资源与开销
什么是存储虚拟化
SNIA认为,存储虚拟化通过对存储(子)系统或存储服务的内部功能进行抽象、隐藏或隔离,使存储或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服务器、网络资源的管理分离,从而实现应用和网络的独立管理。对存储服务和设备进行虚拟化,能够在对下一层存储资源进行扩展时进行资源合并、降低实现的复杂度。存储虚拟化可以在系统的多个层面实现。
SNIA提供的存储虚拟化模型(如下图),包括三部分:
软件定义存储和存储虚拟化的区别与联系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存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但是有很强的相关性。SDS是存储虚拟化实现的一种实现形式,但是类似RAID、虚拟化网管、磁盘分区等其实都是属于存储虚拟化的一种实现形式,另外,存储虚拟化并不一定是软件定义的,硬RAID卡就是典型的拿硬件实现存储虚拟化。
存储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以虚拟化为基础,但是又超脱存储虚拟化。
软件定义存储最早的概念最早应该是来源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里,在整个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里,一个应用需要所有的虚拟化存储、网络、服务器以及安全资源都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定义,并且能够自动进行分配。存储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以虚拟化为基础,但是又超脱存储虚拟化。
很多人可能分不清存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存储有什么区别,其实存储虚拟化也可以归入软件定义存储的类别,实际上很多虚拟化存储厂商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者又略有不同,存储虚拟化一般只能在专门的硬件设备上使用,很多产生过都要使用专门量身定做的设备才能进行存储虚拟化,而软件定义存储则没有设备限制,其简单的可以理解成就是一个存储的管理程序。
软件定义的存储可以像是现有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的一个结合,能够完整的实现我们对存储系统的部署、管理、监控、调整等多个要求,可以给我们的存储系统带来灵活、自由和高可用等特点。
IT行业要想实现这种美好愿景,就必须抛弃之前所依赖的专用系统,而采用更为开放的存储架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软件定义的存储将被应用到扩展存储系统容量,提高存储性能,保证系统连续性等方面,这也是软件定义存储的最大优势。
软件定义存储本质上是server san,服务器+硬盘+软件,相当于存储用,如果再加上运算功能就是超融合了
存储虚拟化是网关型的设备,并不是存储,如果你没有后端存储,光有这个设备是存不了数据的。同样也可以用服务器+硬盘+软件来实验
最主要的区别一个是存储,一个只是网关,类似v7000这种即是存储又能做网关的不在讨论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