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发达的造船技术。
中国古代罗盘,火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永乐帝明成祖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
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元朝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
地方支持:江苏、福建等提供的支持。
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
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衍生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郑和下西洋成功的条件:
1、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明成袓永乐帝的大力支持
3、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
4、当时明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交往频繁,友好往来
6、陆路的“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开始
5、郑和的领导能力和其团队的出色完成任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参考资料:http://www.xueshiboke.com/post/285.html
客观来说,明朝的科学技术还是很先进的(比如梦溪笔谈),所以,第一它的航海(主要得益于指南针)造船技术条件允许,第二,是朝廷的支持,出于显示天朝上国的威严的目的即政治上的目的多于经济上的目的,第三,是国力允许,郑和时代明朝还是很强盛的,相对而言也算太平。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造船技术发达。
航海经验丰富。
1强大的综合国力;2造船技术发达,3经济繁荣,国力强盛;4明成袓朱棣的大力支持5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