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
定义: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普查资料常被用来说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情况。如人口普查就是对全国人口一一进行调查登记,规定某个特定时点(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作为全国统一的统计时点,以反映有关人口的自然和社会的各类特征。
意义:普查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特别是可以了解与掌握人力、财力、物资资源状况,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他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
特点:
1、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资料所属时间)
2、 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适用于关乎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的搜集,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包括:
1、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0”的年份进行,如2010年进行了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2、第三产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3”的年份进行,如2003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第三产业普查。
3、工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5”的年份进行,如2005年进行了中国第四次工业普查。
4、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7”的年份进行,如2007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
5、基本单位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逢“1”和“6”的年份进行,如2011年进行了中国第四次基本单位普查。